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形意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ody Image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體形意象」是個人對自己體形的知覺,包括由自己對自己觀察評量所得,和別人的評價,以及社會標準和文化概念。如面貌、高矮、胖瘦和身體各部分的比例之類。
  每個人對自己的體形都有一個人所同有的願望,即是希望體形合乎「所謂的」適度以至「美」的條件。由於文化類型和地域之別,「所謂的」適度以至美並無一致的標準,實際上乃是由社會現象影響個人意象的結果。而個人集合自己的印象和傳統的觀點,卻足以由體形意象而影響自尊(self-esteem)和自我概念。
  面貌本由天生,各地的美醜標準不同。雖然醫學技術進步,可做若干程度的「美化」,終究有其極限。高矮也是先定,矮者或可做若干程度的增高;高者卻還無截短技術。至於胖瘦,尤其肥胖者受飲食品質和數量影響,頗有改變的可能。但節食不但影響健康,且間接影響心理,反而容易增加心理上對形體意象的作用。晚近由於健康觀念,肥胖常是人們極端關心的問題,更引人注意體形。
  體形意象即然是對體形的知覺,又影響自尊,自我概念以至人格,所以對形體意象的態度,對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對人格或品格的觀點,便應是教育中不容忽視的一項。即自兒童以至青年時期,要導正觀念,重視「人」的價值,而勿戚戚以體形為意。
  基本的正確觀念是:體形偏於生理方面,由先天基因決定,不由個人選擇。而人的價值,在於以健康的身體發揮健全的體能和心靈作用。古往今來,有作為有成就者的成功因素,在能力和努力,與體形全然無關,所以有成就者中,美醜高矮胖瘦皆有,是最佳證明。不使體形意象衍生自卑感或驕傲,能保持心理健康則有適當的知覺和自我概念;有健全的人格才是人的第一要務。因此,對兒童及青少年應輔導其接納自己的體形,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形意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