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台灣葉鼻蝠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台灣葉鼻蝠體型碩大,為台灣蝙蝠中第二大者.葉鼻蝠的鼻部和耳朵和蹄鼻蝠一樣都有型態特化現象,葉鼻蝠的鼻部長出許多對稱的皺褶,看起來十分怪異.因為蝙蝠會發出超音波來偵測外界環境,這些鼻部皺褶,或是形狀奇特的耳朵,其實功能都像是天線,增加接收超音波的面積,讓蝙蝠能更精確地判斷方位.夜行性,以大型昆蟲為食。群居性,聚數量最多可達數千隻。每年五、六月為生殖期,一胎一仔,母子關係緊密,七至九月為育幼期,此階段幼蝠逐漸成長獨立。部分族群於冬季時會離開原棲息洞穴而遷移他處渡冬。由於體型大,有時被人誤認為是食果性的台灣狐蝠。 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臺灣中、低海拔地區。多棲息在低海拔廢棄建築物或隧道中,亦有棲息於橋墩下者;附近的環境多為開墾地或次生闊葉林。
知識 1:
  台灣葉鼻蝠體型碩大,為台灣蝙蝠中第二大者.葉鼻蝠的鼻部和耳朵和蹄鼻蝠一樣都有型態特化現象,葉鼻蝠的鼻部長出許多對稱的皺褶,看起來十分怪異.因為蝙蝠會發出超音波來偵測外界環境,這些鼻部皺褶,或是形狀奇特的耳朵,其實功能都像是天線,增加接收超音波的面積,讓蝙蝠能更精確地判斷方位.夜行性,以大型昆蟲為食。群居性,聚數量最多可達數千隻。每年五、六月為生殖期,一胎一仔,母子關係緊密,七至九月為育幼期,此階段幼蝠逐漸成長獨立。部分族群於冬季時會離開原棲息洞穴而遷移他處渡冬。由於體型大,有時被人誤認為是食果性的台灣狐蝠。  棲地分布:普遍分布於臺灣中、低海拔地區。多棲息在低海拔廢棄建築物或隧道中,亦有棲息於橋墩下者;附近的環境多為開墾地或次生闊葉林。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台灣葉鼻蝠
學域-大分類: 動物-獸類
拉丁屬名: Hipposideros
拉丁種小名: terasensis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獸類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rmosan Leaf-nosed Ba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Hipposideros terasensis (Kishida, 1924)
形態:
為台灣產翼手目中體型僅次於狐蝠之大型蝙蝠,由於體型大,偶有被人誤認為是食果性的台灣狐蝠;頭軀幹長9~10.6公分,尾長5.5~5.9公分,前臂長9~9.6公分,成體體重約60公克,翼展長約60公分;成熟個體體毛黃棕色或棕色,未成年之幼蝠則近黑色;耳寬大,具迎珠。雌雄蝠上鼻葉上方均具前額囊(frontal sac),但以雄蝠較發達而明顯,下鼻葉兩側並各有3個側鼻葉。雌性個體於恥丘上端有明顯之假乳頭。
分布:
台灣。
生態習性:
有分類學者將本種視為東南亞葉鼻蝠(Hipposideros armiger)的亞種之一,但亦有分類學者將本種歸為台灣特有種,普遍分布於低海拔次生闊葉林或開墾地,棲所包括洞穴、坑道、廢棄建築物或隧道,亦有棲息於橋墩下者;夜行性,以昆蟲為食,群聚數量最多可達數千隻,但個體間維持一定的距離,而非緊靠在一起。每年5~6月為生殖期,一胎1仔,7~9月為育幼期,此階段幼蝠逐漸成長獨立。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科:
葉鼻蝠科(Family Hipposider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台灣葉鼻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