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蘇共中央二月全會政令, 1988〕 - 教育百科
,
1
9
8
8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ecree of the CPSU Central Committee Plenum](U.S.S.R.)
作者: 鍾宜興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蘇聯共黨於一九八八年二月召開中央委員全會,會中提出教育改革的有關事宜,名為「中等與高等教育改革進程和黨實行改革的任務」(On The Course of Reconstructing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arty's Tasks in Carrying It out),並於全會上通過;而此項政令主要是回應戈巴契夫於該會的演說〔重建必須有其改革的意識型態〕。
  全文共分四部分,開宗明義便指出普通和職業教育、高等和中等專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宗旨在確保青年的教育與培養,和幹部訓練與資格提升的新品質,進而創造必要條件,加速蘇聯社會的社經和精神/心靈的進步,完成二十七屆大會提出的任務」。主要內容涵蓋:(1)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改革未能符合社會改革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機關(蘇聯教育部、高等及中等專業教育部等)皆未能積極改革。(2)修正一九八四年教育改革的目標,認為中等教育是熟練工人、專家訓練及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課程與教授綱要應具彈性,發展個人的性向。促使高等與中等專業教育必須和企業、實踐結合。並著手五年教育計畫。(3)完成二十七屆大會的任務,建立涵括各級培養與教育機構的連貫體制。給與教育機構更大的自主空間與權力,物質上較多的支援。改組蘇聯教育科學院,使其負起更大的責任;建立國民教育委員會。(4)加強青年的辯證思考及共產主義,教育青年在民主環境下生活,發展雙語教育。
  此政令主要在提升人力素質,以便符合經濟重整的人力需求。針對各級教育行政機關的散漫、課程僵化,各級學校銜接不當,教育資源不足以及青年學子的心理建設不足等,都提出相關解決之道。但也看見在緊抱共產主義,迎接民主浪潮下的矛盾困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蘇共中央二月全會政令, 1988〕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