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貝瑞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reday, George Z.F.
作者: 蔡清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貝瑞德(1920~1983)為波蘭人,其求學生涯多彩多姿,曾在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取得歷史學士學位,並在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攻得經濟與社會學之理學士學位;其後渡海至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得到社會學與比較教育博士學位,然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修得法學博士學位。於一九五五年至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之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擔任比較教育學教授起,即表現其多才多藝之一面,研究及教學領域甚廣,包括比較青少年法(comparative juvenile law)、教育社會學、家庭社會學、民法、階層社會學及信託法。直至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二日逝世前,仍然是哥大青少年法、社會學、教育等學門之教授。
  除了顯赫的學歷與專長之外,貝瑞德在比較教育學界非常活躍;不但是〔比較教育評論〕(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CER)之創辦人兼首任主編,更擔任〔世界教育年鑑〕(World Year Book of Education)共同主編達十一年。又曾先後至莫斯科大學(1960)、東京大學(1961)、哈佛大學法學院(1964~1965)、夏威夷大學等校擔任客座教授;更常應美國國務院、聯邦教育署(US Office of Education)、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之邀,擔任派往各國之教育考察團顧問。其一生著作等身,單獨或與人合寫三十四本著作,其中較有名的有:〔美國公立教育〕(Public Education in America, 1958)、〔蘇聯教育政策〕(The Politics of Soviet Education, 1960)、〔教育比較法〕(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 1964)、〔世界教育論:供需危機〕(Essays on World Education: the Cri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1969)、〔教育與經濟發展〕(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70)、〔蘇聯教育現代化及變化〕(Modern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Soviet Education, 1971)。
  貝氏認為比較教育的目的在於從事外國教育之分析調查,及有系統的探討外國學校之素質作為評估本國教育制度之參考,因此提出一套具體的研究模式,企圖使比較教育研究更趨科學化。該模式將比較教育研究分為區域研究(area studies)與比較教育研究(comparative studies)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又包含兩個步驟:描述(description),指蒐集、描述所要研究國家各項教育措施之現況;次為解釋(explanation),指進一步根據其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地理、哲學及其他背景,分析其教育制度之形成因素,以了解該國「何以」形成此種制度。第二階段則是根據區域研究之結果,針對所要進行比較研究之國家或地區之教育制度,進行穿梭比較研究之工作;此階段又分兩個步驟;首先是並排(juxtaposition),是將各國之資料按照某些相同或可能互相比較的標準,整理並予有系統的排列,使人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從各國資料並排中發現其差異或規律性,形成下一步驟之研究假設,此假設即為比較研究中的「比較點」(tertium comparationis,或譯參照點)。最後一個步驟為比較(Comparison),透過「對於研究中各地區進行對稱的來回穿梭考察」(symmetric shuttl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areas under study),比較、思考、推敲、評價研究對象之間的同異處。
  由於貝瑞德所提出的研究模式具體可行,為許多比較教育研究者所採納,並希望繼續發展,期能建構一套比較教育研究之方法論;此為貝氏最大的貢獻之一。事實上,貝瑞德的研究方法論只能稱為研究模式,許多地方受到撒德勒(Michael Sadler)、康德爾(Issac Leon Kandel)等人重視歷史因素的影響,這與其欲促使比較教育科學化之企圖似乎有些矛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貝瑞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