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期效益說 - 教育百科
預 | |
期 | |
效 | |
益 | |
說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nticipated Benefits Theory |
作者: | 黃富順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預期效益說係解釋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理論架構。此理論係由美國成人自導學習專家塔富(T. Tough)於一九七八年所提出。該理論主張學習者的行為是可以了解的,且學習者本身很清楚了解其參與的理由。學習者願意學習係意識到學習後的報償,這是其學習的原動力。他認為此種預期效益的力量比潛意識或環境的力量還大。 塔富等人指出預期效益的過程,有五個階段,即:(1)進行一項學習活動;(2)獲得知識或技巧;(3)應用知識;(4)得到物質獎賞;(5)得到非物質的獎賞,如取得學分或學位。在每個階段,預期效益可以化成三種個人的感覺,即高興(快樂、滿足、愉快)、自尊(包括自我評價較高,對自己有信心及維護自我形象等)以及來自別人的反應(包括獲得他人較高的評價、誇讚、喜歡和感激等)。 塔富等人並進一步要求反應者評定此三種感覺(高興、自尊、來自他人之反應)的程度,發現在五個階段中最可能為反應者預期的效益為:能應用學到的知識或技能(百分之三十三)、可以享受參與活動的樂趣(百分之二十四)、可以獲得知識(百分之十九)、可以得到物質獎賞(百分之十五)、可以獲得學分(百分之九)。在個人方面,最常出現的預期效益為高興(百分之五十)、自尊(百分之四十一)和來自別人正向的反應(百分之九)。 塔富以預期效益來說明成人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相當能解釋多數成人學習行為的發生。但其模式過於簡單,對於其他影響的因素,如障礙、態度、人格或其他情境因素的影響力量均未顧及,且未能將有關的影響因素作綜合的說明。故其理論可說是一種理論架構的初步開始,尚待進一步的發展,始能獲得周全,並得到他人的認同。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