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閱藏知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昌彼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閱藏知津〕44卷,明釋智旭(1598-1654)撰。智旭,吳縣人,俗姓鍾氏,字素華。少習舉業,治理學,以衛道為職事,嘗撰闢佛論數十篇。弱冠閱株宏大師〔自知錄〕而大慚,更聞法師講〔楞嚴經〕,乃決意棄儒入道,於天啟2年(1622)落髮入徑山修禪,晚居靈峰修淨土,自號藕益老人。一生著作宏富,遍及諸宗,不拘一家,為一代新風氣之倡導者。永曆8年(1654,清順治11年)圓寂,享年57歲。
  〔閱藏知津〕是智旭所撰的佛經目錄,書凡44卷。他將大藏所收的1,773部佛典,各撰解題,著錄其卷數,撰譯名氏,介紹其內容要旨,以供讀佛經者的參考。他將佛典分為4部分:
  一曰經藏,分大乘經、小乘經。大乘經按天臺宗制教順序,分為華嚴、方等、般若、法華、涅樂5部。方等部又下分為顯說(顯教)、密咒(密教)兩部。
  二曰律藏,分大乘律、小乘律。
  三曰論藏,分大乘論、小乘論。大乘論文分釋經論、宗經論、諸經釋3類,其作者有西土(印度等)、此方(中國)之別。
  四曰雜論,包括經疏、經論、紀傳等,也分為西土撰述、此方撰述部次。
  此書的分類,首次改變自唐智昇〔開元釋教錄〕以來的佛典編目分類方法,為後來日本縮刷〔大藏經〕及中國頻伽精舍校刊〔大藏經〕所因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閱藏知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