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書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tional Book Fairs
作者: 劉貞孜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國際書展是一種國際性商展,其目的在由出版商展示其出版品以促進交易,並供經銷商選擇或民眾參觀。但民眾參觀多為附帶性服務,有時段限制。國際書展不同於圖書展覽(Book Exhibitions),圖書展覽通常與國際性會議有關,而且是針對某些具有特定主題興趣的觀眾而舉辦。
  國際書展大多每年舉辦一次。有的由政府主辦,基於文化或政治因素,推廣國家文化及出版品。但是,大部分的書展仍多由出版商自辦,經費來源靠租金及門票收入。書展所在之都市常因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為當地旅遊業、餐館業及大眾運輸業賺得許多外快。
  國際書展起源於19世紀初葉時德國的來比錫書展,當時書展僅是圖書業界與經銷商、出版商及印刷商接洽生意的地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才發展成具有既可賣書,又可增進國際關係的特質。1945年以後,來比錫書展成為工業展覽的一部分。每年舉辦二次,春季展出工業產品,而秋季展出銷費用品。1949年起西德法蘭克福書展取代了來比錫書展的地位,而且性質也轉變成出版商購買不同國家語言版權的主要場合。
  1954年起日本東京也每二年舉辦一次國際性書展,由日本政府外交部及財政部主辦,約有來自25個國家的600多家出版商參展。1966年起以色列也在耶路撒冷每年舉辦國際性書商。
  在美國由於民眾透過書店、超級市場或郵購等方式接觸圖書的機會很多,故很少舉辦書展。倒是在年會時,例如美國圖書館學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簡稱ALA)或美國書商協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之年會時才有圖書展覽,並已逐漸擴展為國際性展覽。
  1964年英國出版界在倫敦舉辦世界書展(World Book Fair),但因過於強調英國民眾的需要,及受到法蘭克福書展之影響,外國參與者極不踴躍,並不甚成功。
  法國則自1964年4月起推出科技圖書雙年展,頗受國際歡迎。
  我國亦於1988年及1989年由行政院新聞局、國立中央圖書館及全國出版同業公會共同舉辦了二次國際書展,參展者亦極踴躍,為我國圖書界發展之里程碑寫下新的一頁。每年辦理國際書展的國家亦愈來愈多,顯見圖書界之未來是無可限量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書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