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如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ㄙˋㄏㄠˇㄒㄧㄤˋㄖㄨˊ:「ㄍㄨㄛˇㄓㄣㄖㄨˊㄘˇ」、「ㄔㄨㄟㄑㄧˋㄖㄨˊㄌㄢˊ」、「ㄞˋㄖㄣˊㄖㄨˊㄐㄧˇ」、「ㄕㄨˋㄕˊㄋㄧㄢˊㄖㄨˊㄧˊㄖˋ」。
  2. ㄓㄠˋㄖㄨˊ:「ㄖㄨˊㄑㄧˊㄐㄩˇㄒㄧㄥˊ」、「ㄖㄨˊㄩㄝㄑㄧㄢˊㄌㄞˊ」、「ㄖㄨˊㄈㄚˇㄆㄠˊㄓˋ」、「ㄖㄨˊㄩㄢˋㄧˇㄔㄤˊ」。
  3. ㄐㄧˊㄅㄧˇ˙ㄉㄜㄕㄤˋㄖㄨˊ:「ㄩㄢˇㄑㄧㄣㄅㄨˋㄖㄨˊㄐㄧㄣˋㄌㄧㄣˊ」。
  4. ㄨㄤˇㄉㄠˋㄖㄨˊ:「ㄖㄨˊㄘㄜˋ」。
  5. ㄐㄧㄚˇㄖㄨㄛˋㄖㄨㄛˋㄕˋ。:「ㄖㄨˊㄍㄨㄛˇ」、「ㄐㄧㄚˇㄖㄨˊ」、「ㄖㄨˊㄅㄨˊㄎㄜˋㄑㄧㄢˊㄌㄞˊㄑㄧㄥˇㄊㄧˊㄗㄠˇㄊㄨㄥ。」
  6. ㄅㄧㄠˇㄕˋㄐㄩˇㄌㄧˋㄘˊㄖㄨˊ:「ㄅㄧˇㄖㄨˊ」、「ㄌㄧˋㄖㄨˊ」、「ㄆㄧˋㄖㄨˊ」。
  7. ㄅㄧㄠˇㄕˋㄓㄨㄤˋㄎㄨㄤˋ˙ㄉㄜㄩˇㄓㄨˋㄘˊㄒㄧㄤㄉㄤㄩˊㄖㄢˊ」。ㄖㄨˊ:「ㄊㄨˊㄖㄨˊㄑㄧˊㄌㄞˊ˙ㄉㄜㄉㄚˇㄐㄧˊㄌㄧㄥˋㄖㄣˊㄨˊㄈㄚˇㄔㄥˊㄕㄡ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如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順從、依照。
    【例】如約、如期、如數
  2. 似同、好像。
    【例】如同、愛人如己、如花似玉
  3. 及、比得上。
    【例】遠親不如近鄰
  4. 往、至。
    【例】如廁
  5. 連詞。表假設。
    【例】假如、如果
  6. 詞綴。放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後。相當於「然」,表示某種情形或狀況。
    【例】突如其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順從、依照。如:「如約」、「如命」。《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晉.杜預.注:「如,從也。」
2.如同、好像。如:「愛人如己」、「數十年如一日」。唐.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
3.往、至。如:「如廁」。《左傳.隱公五年》:「公將如棠觀魚者。」
4.及、比得上。如:「遠親不如近鄰」。《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5.表示舉例。如:「例如」、「譬如」。
[介]
於,表示比較。《呂氏春秋.仲秋紀.愛士》:「人之困窮,甚如饑寒。」
[連]
1.假若。《論語.述而》:「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鏡花緣》第四回:「姑且施恩,再限兩個時辰。如再無花,就怨不得朕了。」
2.或者。《論語.先進》:「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助]
形容詞詞尾。相當於「然」,表情形或狀況。如:「突如其來」。《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名]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如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û/lû
又音: jî/lî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似、像、若。
  2. [[動] ] 順從、依照。
  3. [[動] ] 及、比得上。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