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完全中學(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ymnasium (Germany)
作者: 嚴翼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五三八年由斯都姆(Th. Sturm)在斯特拉斯堡所設立的學府,以古典語文、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為培養貴族和社會高階層人士之子弟成為官吏、律師、醫生和牧師的場所,這便是德國完全中學的起源。這種學校在十八世紀漸漸推廣,到十九世紀初期由人文主義教育學家洪保德(F. Wilhelm von Humboldt)予以改革,確定了完全中學畢業成熟考試制度(Abitur或Reifeprüfung)。
  德國完全中學的目的,簡而言之,在完成通識教育並且作升入大學的準備。在歷史發展過程當中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先是成立各種類型各自有特色的完全中學,然後又設法將其一統化。在十九世紀末有學校類型的爭執(Schulkampf),當時有人文主義完全中學(Humanistisches Gymnasium)、實科完全中學(Realgymnasium)和實科中學校(Oberrealschule)之爭,後來漸漸發展成今天的現代語完全中學(Neusprachliches Gymnasium)與古典語完全中學並行,此外還有自然科學完全中學(Natur wissenschaftliches Gymnasium)。
  在第二次大戰後也有學校類型分化和制度統整的爭執。在一九五○年代有很多特種類型完全中學的創立,例如經濟、社會、音樂、技術等完全中學。但是到了一九七○年代由於教育機會的推廣,傾向放在一個學校內採取有重點的選科制度,這便是為適應學生個別需要而打破學校僵化類型的分化。這種措施要使所有學生都接受一種共同的基本通識教育,然後按照學生的個性與興趣發展專長能力,作功能上的分化。
  德國傳統的中學為九年制,也就是從第五年級到第十三年級,參加畢業考試後畢業;可分為兩個階段,從五年級到十年級為初級部(Unterstufe或Sekundarstufe I),十一年級到十三年級為高級部(Oberstufe或Sekundarstufe II)。初級部又分為前兩年的定向學級(Forderstufe),中間兩年的初年級(Grund-stufe)和後兩年的中年級(Mittelstufe)。
  德國的完全中學原為古典文科學府,到本世紀發展成為古典語文、現代語文及數理科完全中學。戰後到一九五五年各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Ständige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der Länder)在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召集會議時,將所有準備學生升入大學的學府稱為完全中學。該常設會議在一九七二年的協議中,設法將完全中學高級部改制,逐漸推廣,到一九七八年才在德國西部各邦普遍實行。一九九○年束、西德統一後,也推廣到東德,但若干邦仍然保持到十二年級就畢業的制度。
  這種改革在德國南部的巴揚邦和巴維邦受到了阻力。他們在中年級仍然保持了古典語文、現代語文和數理科的分野,甚至於不贊成高級部現行的選科制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完全中學(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