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崑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ūn qǔ
解釋:
流行於大陸地區江浙一帶的劇種。參見「崑腔」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崑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n Ch´ü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劇種名。產生於元末明初江蘇崑山一帶的中國戲曲形式,又稱「崑山腔」、「崑腔」、「崑劇」,是曲牌體音樂,每一套曲目由若干支曲牌聯綴而成,其結構包括引子、正曲和尾聲。最初是崑山一帶民間流行的南戲清唱腔調,經崑山音樂家顧堅的改進,至明初才有「崑山腔」之稱。明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與過雲適、張野塘、謝林泉、張梅谷等民間音樂家共同研究,吸收海鹽、餘姚等腔的長處,融入北曲的唱法,改良出一系列的唱腔理論,建立了委婉細膩、流利悠遠的「水磨調」。這時的「崑腔」僅僅是清唱,之後崑 山 人梁辰魚在魏良輔成就的基礎上,與鄭恩笠、唐小虞等人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此時並加入伴奏樂器有笛、簫、管、笙、琵琶、三弦、月琴、板鼓和鑼鈸等。「崑曲」的表演經過漫長的舞台實踐,形成了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其舞蹈身段可分成兩種:一、說話時的輔助姿態和手勢發展而成,著重寫意的舞蹈;二、配合唱詞感情的抒情舞蹈。其在念白上,特別是丑角,說的是吳語為主的江南方言,並運用大段類似快板的韻白,襯托人物形象。腳色行當越分越細:一、老生:老生、副末、老外;二、小生:官生、小生、巾生;三、丑:大面、白面、二面、小面;四、旦:老旦、正旦、娃娃旦、刺殺旦、小旦、花旦、雜旦。崑曲的音樂、表演藝術,在繼承前代戲曲藝術成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對中 國 大部分的聲腔劇種,都有著極深的影響,例如越劇、平劇,甚至在川劇、湘劇、婺劇、祁劇、贛劇、桂劇、柳子戲和廣東正字戲中仍然保留部分崑曲的劇目、聲腔和曲牌。清中葉以後,由於崑曲在創作上過份地追求典雅的風格,唱詞深奧,演唱又特別注意單字的陰陽四聲,而不講究整句唱詞語氣的連貫性,而逐漸為其它劇種取代。著名崑曲劇目有《遊園、驚夢》、《思凡》、《山門》、《夜奔》、《水、斷橋》、《琴挑》、《下山》、《痴夢》等。
參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崑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