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jù
解釋:
  1. →國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平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jù
解釋:
國劇的別名。參見「國劇」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平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ing Chü
作者: 郭玉茹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劇種名。清朝末年形成於北平的中國戲曲形式,又稱「京劇」,由安徽的徽調(二簧調)和湖北的漢調(西皮調)結合後,並吸收崑曲、秦腔諸家之長形成。早期平劇演出以旦角為主,至道光後期轉變為以生角為主,劇目亦由文轉武。平劇最早分為生、旦、淨、末、丑、副、外、武、雜、流十行,後來班社組織又分有音樂、劇裝、容妝、盔箱、劇通、交通、經勵七科,原本之十行縮減為生、旦、淨、丑、雜、武、流七行。平劇的妝扮以明朝的服飾為基礎,參考唐、宋、元、清的服飾為輔,不分朝代、地域和季節,但是對人物的身份、年齡和職位等,在式樣、色彩、圖案上都有著嚴格的區別。特別是富有裝飾性和誇張性的臉譜造型,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徵,使人一望而知忠奸善惡,更被當作中國戲曲的象徵。平劇的伴奏樂器分成「文場」── 京胡、京二胡、月琴、小三弦、笛、嗩吶、海笛、笙,「武場」── 板鼓、小鑼、大鑼、鐃鈸、堂鼓,近年來較大規模的演出均加入國樂團的伴奏,豐富了文武場的音響色彩。平劇融合了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種領域的藝術美學,集合了各行業的藝術工作者長期的研究創新,發展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戲曲劇種,著名平劇演員有譚鑫培、王瑤卿、余叔岩、言菊朋、馬連良、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張君秋、金少山、蓋叫天等,均樹立一家之風格。
參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平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京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