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巧固球 - 教育百科
ˇ
ˋ
ˊ
  • 漢語拼音 qiǎo gù qi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ǎo gù qiú
解釋:
  1. 一種球類運動。由瑞士人布蘭德博士於西元1970年創始。比賽規則是將球投擲到反彈網,若彈回落在有效區域內,而未被對方球員接住,則得分。比賽時講求團隊合作精神,不許有侵害及阻擋的動作出現。§英tchouk
    【例】巧固球目前在國內並不是熱門的運動項目。 ◎
  2. 巧固球運動所使用的球。圓形,周長56至60公分,重400至467公克,打入空氣後富於彈性。
    【例】巧固球的體積大致上與手球差不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巧固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ǎo gù qiú
解釋:
1.一種球類運動。英語tchouk ball的音譯。由瑞士人布蘭德博士於西元一九七○創始。比賽規則是將球投擲到反彈網,若彈回落在有效區域內,而未被對方球員接住,則得一分。比賽時講求團隊合作精神,不許有侵害及阻擋的動作出現。
2.巧固球比賽所使用的球。形狀呈圓形,周長五十六至六十公分,打入空氣後富於彈性,重四○○至四六七公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巧固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chouk Ball
作者: 翁梓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巧固球運動是由瑞士布蘭德(Hermann Brandt, 1897~1972)所創立。他專攻生物學與醫學,獲醫學博士,一九二八年創設「瑞士體操聯盟運動醫學管理會」,介紹女子排球與籃球到瑞士。一九六○年由法國政府贈與「傑出運動功臣」頭銜。一九七○年因論著團體球戲的科學評論,得國際體育聯合會會長蘇林學術獎。其理論之實際應用,即巧固球運動。一九七一年創國際巧固球聯盟於瑞士的日內瓦。
  單個巧固球運動又稱單程巧固球運動(One Way Tchouk Ball Game)。兩隊比賽,每隊六人,散置於十五公尺到二十公尺的正方形巧固球場,把巧固球擲向球網,使球彈向球場內觸地為得分。開賽時,攻隊開球給同隊球員,在不違反三傳、三步與三秒等規定動作下,把球擲向網。攻隊的球觸網之前,守隊不得以任何動作來阻礙攻方的合法動作。
  雙網巧固球運動則是二隊比賽,每隊九人,候補三人,於雙網相對的巧固球場舉行球賽。開賽時,攻隊從起線外,開球給同隊球員,在不違反三傳、三步、三秒與三射等規定動作下,把球攻向所開球起線對面的網。雙網巧固球賽時,除三射規定外,其他動作與單網巧固球規則要求相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巧固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