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牧氏攀蜥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晝行性,喜於森林邊緣活動,以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日間常會於較空曠的樹幹或地面曬太陽,尾巴不會自割,體色亦常會隨處所環境改變而形成良好之保護色;生殖期以夏天為主,一窩可產4-6顆卵;雄體在其他動物接近時會有明顯的伏地挺身及喉垂擴張之示威行為。
知識 1:
林地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牧氏攀蜥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中文屬名: 攀蜥屬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爬蟲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飛蜥科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屬名: Japalura
中文綱名: 爬蟲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Agam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爬蟲類
拉丁亞目名: Sauria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台灣特有
中文亞目名: 蜥蜴亞目
中文目名: 有鱗目
拉丁目名: Squamata
拉丁綱名: Reptili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牧氏攀蜥
英文名: Japalura makii
描述:
牧茂氏攀蜥為體長約10公分,最大全長可達27公分的蜥蜴。嘴的外緣淺色,頭部有明顯過眼帶的牧茂氏攀蜥,體色會隨著環境不同而作小幅度變色。牧茂氏攀蜥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腹部顏色較淺、尾部不會自割。其雌雄二型性顯著,雌雄個體外表明顯不同,雄性個體背部到體側有著數條黑色橫帶構成其背部綠、黑相間的斑塊,此特徵延伸到尾部並構成環節,且具有較明顯的鬛鱗;雌性個體雖然體色主要以綠色為主,但有些個體從頭部經背脊中央延伸到尾巴均為暗褐色,形成一條寬縱帶。牧茂氏攀蜥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蜥蜴,生殖季節以夏季為主,一窩可產下卵4至6枚。
分布:
牧茂氏攀蜥為臺灣特有種蜥蜴,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中部與南部900至1800公尺的中低海拔山區,目前只侷限在台中溪頭、杉林溪以及籐枝等地有發現紀錄。
作者: 王緒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ki's Japalura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Japalura makii (Ota, 1989)
形態:
全長不超過27公分,尾長約佔全長之2/3;體背部底色為綠色,口腔外緣微黃;體腹面為較淺之綠色;成體頭部有明顯之過眼黑帶,雄性身體側邊具數條橫行之黑色帶且頭部有過眼黑斑,雌體則無黑色帶且身體兩側帶有數條較淺之白色橫斑。
分布:
台灣特有種,目前僅於台灣中部的溪頭、杉林溪附近及南部的藤枝、出雲山以及穗花杉保護區一帶有記錄,海拔分布由900~1,800公尺左右皆有。
生態習性:
日行性,喜於森林邊緣及內部活動,日間常會於較空曠的樹幹或地面曬太陽,尾巴不會自割,體色亦常會隨所處環境改變而形成良好之保護色;生殖期以夏天為主,一窩可產4~8顆卵。
目:
T0000000608--有鱗目(Class Squmata)
亞目:
T0000000614--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科:
T0000000624--舊大陸鬣蜥科(Family Agamidae),Agamid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牧氏攀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