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分配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nowledge Distribution
作者: 周淑卿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了達成某種社會目的,將知識分類之後,再由教育的機制,選擇性地將不同類的知識傳遞給不同群體的人,此種現象或過程稱為「知識的分配」。
  由於社會分工,擔任不同工作的社會成員所需要的知識不同,而擔任的工作職位高低形成不同的社會階層及其階層文化。為了順利完成社會分工,於是在知識的傳遞過程中先行區分知識的類別,將不同的知識傳遞給未來將從事相應類別工作的受教者。以結構功能論的觀點言,此種知識分配可發揮分工的效果,使不同階層和不同工作型態的人獲得相應的知能,善盡其角色功能。然而以馬克斯主義的觀點而言,知識分配乃為發揮社會控制的功能。完成社會再製的目的。通常「知識的分配」是新馬克斯主義的探討主題之一。
  知識可以視為某個 「世界」的代表,或者是通往某個「世界」的途徑。獲得一套知識即進入某個世界、某個工作結構,或獲得某種社會意識,並依據此套知識檢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亦即不同種類的知識使人獲得不同的世界觀、生活型態及自我意識。一個社會必然有一套對不同知識的假設,包括分類方式、價值賦予及功能定位。藉著這套假設及知識分配的機制維持社會中各階層及各工作領域之間的穩定關係。這套假設通常即透過教育的機制行使功能。
  在教育中,為了達到最大的投資報酬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實施早期分流,盡早區分未來不同進路發展的學生,讓那些才智、文化背景與價值結構較優的學生快速吸收高階層的知識,以便在現存的社會結構中繼續運用這些知識,而條件較差的學生則學習較低階層的知識。由於知識分配的不同,連帶決定了其他不同類型的分配,包括教育年限、教育型態、不同課程知識所影響的社會化態度、進入上一級教育機構的機會,以及由教育過程獲益的程度。過去歐洲的教育實施早期分流制度,學生在進入中等教育機構時,即經由考試方式篩選出不同能力,使其接受不同的教育內容,學習未來進路所需的不同知能。於是考試成績較佳者畫歸學術,學習學術性的知識(通常被視為高階層知識),成績較劣者則畫歸職業途徑,學習就業所需技能(通常被視為較低階層的知識)。藉此種知識分配系統,將人分類、分階級,預先設定其未來發展,製造了社會不平等,加深了階級之間的鴻溝。
  新馬克斯主義者認為,知識的分類與分配所依據的即是支配階級的意識型態,旨在遂行社會控制的目的,因此以知識分配作為教育批判的重要主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識分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