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虛應故事 - 教育百科
ˋ
ˋ
ˋ
xū yìng gù shì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ū yìng gù shì
解釋:
  1. 故事,指慣例或舊例。虛應故事指依照慣例,敷衍了事。
    【例】他做事認真負責,從不虛應故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虛應故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ū yìng gù shì
解釋:
故事,成例。「虛應故事」指依照成例,敷衍了事。《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國家承平日久,近來的地方官辦事,件件都是虛應故事。」《紅樓夢》第九回:「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虛應故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xū yìng gù shì
釋義:
故事,舊事、慣例。「虛應故事」指依照慣例做個樣子,應付而已。形容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語本宋.蘇軾〈策略五〉。
典故說明:
蘇軾(西元1037~1101),自號東坡居士,是宋代一位重要的文學家,不僅詩、詞創作卓然有成,他所寫的散文更受到後人讚揚。歷代以來,論述治國事務的言論不少,漢初賈誼《新書》、唐代《貞觀政要》就是政論著作裡的代表作。與古人相比,蘇東坡雖然不曾有專論之作,但也在個人文集裡留下〈策略〉、〈策別〉、〈策斷〉等二十五篇借古喻今的政論文章,表達知識分子對治理國家的想法。他在〈策略五〉裡提到,太祖、太宗立國當時,世局安定無紛擾,文武官員整天悠閒從容。只是平和日子過久了,人難免懈怠懶散,因此認為現在有必要改變這種現象,所以列出五項治國要務供君王選用。其中第三項指出為天子講授經書的侍講之臣,應該以歷代朝政的興衰敗亡為講述主軸,而不是只依著已有的規範,形式上交差了事而已。另蘇東坡也在〈御試制科策〉提到,天子現在所統領的國家安定,沒有內憂外患的困擾,天下歸於和平。雖然有時會有極少數脫序、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但也不會造成陛下的困擾。所謂天子親自臨殿策試賢能士子,只不過是延續過去既有制度的一種形式作為罷了!後來「虛應故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依照慣例做個樣子,應付而已。形容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形容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
例句
  1. 眾人礙於情面,只得虛應故事地答應幫忙。
  2. 球員練球時只是虛應故事,讓教練忍不住大發雷霆。
  3. 單位裡瀰漫著虛應故事、交差了事的陳腐風氣,急須大力改革。
  4. 地方上的人都明白,那些檢測不過是虛應故事,根本起不了作用。
  5. 在新任總經理的嚴格督導下,以往那些虛應故事、渾水摸魚的狀況已大幅減少。
書證:
01.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四:「然發下所司施行者,多因不便己私,託以他故,妄奏不行,或有施行,亦虛應故事。」
02.明.孫傳庭〈奏報賑過饑民并發牛種銀兩數目疏〉:「如奉行不善,及乘機作弊者,據實參奏。仍查災重之處停徵錢糧,併飭地方有司實心拊循,不得虛應故事。」
03.明.唐順之〈條陳薊鎮練兵事宜〉:「其帥臣常如天威臨之,而不敢不盡力於教練;其士卒常如天威臨之,而不敢不盡力於演習,無有敢肆欺於聖鑒之所不及,而虛應故事者矣。」
04.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議〉:「唯是邊政久弛,墩軍斥堠,多虛應故事。」
05.《官場現形記》第四四回:「及至犯人上堂之後,就是有冤枉,那坐在上頭的幾位大人,實在也沒閒工夫同犯人說話,所以這一審,俱是虛應故事。」
06.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八齣:「俺是太常寺一個老贊禮,只因太平門外哭奠先帝之日,那些文武百官,虛應故事;我老漢動了一番氣惱。」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