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架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作者: 黃明居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訊架構是一門組織與標記資訊的藝術與科學。其對象是針對網站內容,包括企業內部網站與溝通平台等,目的是提供一增進其可用性(usability)與可尋性(findability)的方法。該名詞最早在1976年由美國建築師協會主席Richard Saul Wurman提出,當時他的想法是希望透過建築理論,將複雜繁瑣的資料變成簡單明瞭、建構清晰的資料結構或地圖,讓使用者能夠有效地獲得所需資料。1998年,Louis Rosenfeld與Peter Morville兩人共同出版「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一書後,引起全世界熱烈迴響,每年舉辦資訊架構高峰會(IA Summit),探討資訊架構核心概念與發展趨勢,資訊架構也漸漸成為近代數位資訊組織的重要學科之一。資訊架構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三大要素:使用者(users),內容(contents)以及情境(context)。簡單的說,是以使用者為中心,規劃建構與組織資訊環境,以協助使用者有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資料。即探討如何將數以萬計的數位資料,有系統地分類、組織、標示並設計導覽與檢索等,提升讀者找尋資料的效率。建構過程中,其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龐雜大量的資料,有組織、有系統地展現在空間大小有限的螢幕上,而不讓使用者迷失方向,甚至必須增進使用者找尋資料的效率。因此,網站資訊架構不是網站設計,而是強調針對網站內容資料,其核心子系統包括:組織系統(organization systems)、導航系統(navigation systems)、標識系統(labeling systems)和檢索系統(search systems)四個子系統,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進而共同影響網站使用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由於目前各企業組織對外大多以網站展示公司相關產品資料,對內網路亦以網站為員工主要溝通平台,因此,資訊架構已經應用於企業的網站,讓顧客在公司網站有效地找到他們要找的資料。近年來許多研究顯示,資訊架構應用於公司內部網站,不但節省了員工找尋資料的時間,甚至連帶提昇公司營運的績效。另一方面,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盛行,在手機上閱讀資料越來越頻繁,如何讓使用者在手機上能夠有效地找到資料,亦是目前熱門研究課題之一。Peter Morville and Louis Rosenfeld (2006).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designing large-scale web sites. O'Reilly Med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 (2010). The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nstitute.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from http://iainstitute.org/.
參考資料:
Peter Morville and Louis Rosenfeld (2006).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 designing large-scale web sites. O'Reilly Med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nstitute (2010). TheInformation ArchitectureInstitute. Retrieved October 10, 2010, from http://iainstitute.org/.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架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