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鉛印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鉛印本指用鉛製單字印成的書,鉛活字是現在世界上最常用的印刷方法。我國自製鉛活字的最早記載,見於明代弘治末年、正德初年(1505-1508)陸深所著〔金臺紀聞〕,有云:「近日毗陵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間訛謬尤易。夫印已不如錄,猶有一定之義,移易分合,又何取焉?茲雖小故,可以觀變矣」。毗陵(今常州)鉛活字,今雖無傳本,但在我國金屬活字印刷史上卻是一大進步。19世紀初期,西方印刷術開始傳入我國,並且逐漸發展,代替了雕版印刷術,成為圖書出版的主要方法。首先,將鉛活字印刷術傳入我國的是英國傳教士馬禮遜,馬禮遜於清嘉慶12年(1807),在澳門傳布基督教,為刊印聖經傳教,開始雕刻中文字模,鑄造中文鉛字,但是受到當時地方官吏的禁止。於是又有美國人米憐及中國刻工蔡高、梁發於嘉慶19年移到馬六甲設立印刷所,至24年才印成第一部中文的〔新舊約聖經〕,這是第一部用西方鉛活字印刷的漢文書籍。1830年代,一些西方人在中國買到木刻中文字模,回國澆鑄成中文鉛字。鴉片戰爭後,外國人設立的鉛印機構,陸續遷入我國境內,經營鉛印,這使鉛印術在寧波、上海、香港等地逐漸流行。一些具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也多採用西方鉛印技術。創辦印刷機構,出版書刊。當時鉛印書籍和雜誌在形式上,仍完全模仿雕版書籍的傳統方式,版面各組成部分,格式與雕版印刷書籍完全一樣,也分欄線、界格、中縫等,雙葉單面印刷,線裝,到19世紀後半期和20世紀初年,書籍形式開始逐漸發生變化,西式裝訂和橫排的中文書開始出現,而雕版印刷術逐漸退至次要地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鉛印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