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ㄖㄠˇㄌㄨㄢˋㄖㄨˊ:「ㄙㄠㄖㄠˇ」、「ㄙㄠㄉㄨㄥˋ」、「ㄙㄠㄌㄨㄢˋ」。
  2. ㄧˋㄧㄡㄔㄡˊㄖㄨˊ:「ㄌㄠˊㄙㄠ」、「ㄌㄧˊㄙㄠ」、「ㄙㄠㄖㄣˊㄇㄛˋㄎㄜˋ」。
  3. ㄧㄣˊㄉㄤˋㄑㄧㄥㄈㄨˊㄖㄨˊ:「ㄙㄠㄈㄨˋ」、「ㄈㄥㄙㄠ」、「ㄙㄠㄏㄨㄛˋ」。
  4. ㄒㄧㄥㄔㄡˋㄖㄨˊ:「尿ㄋㄧㄠˋㄙㄠㄨㄟˋ」、「ㄧㄤˊㄙㄠㄨㄟˋ」。
  5. ㄓㄨㄢㄓˇㄑㄩㄩㄢˊ˙ㄉㄜㄌㄧˊㄙㄠㄏㄨㄛˋㄔㄨˇㄘˊㄊㄧˇ˙ㄉㄜㄨㄣˊㄓㄤㄖㄨˊ:「ㄙㄠ」、「ㄙㄠㄊ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o
解釋:
  1. 擾亂。
    【例】騷擾、騷動、騷亂
  2. 抑鬱、憂愁。
    【例】牢騷、離騷
  3. 腥臭。通「臊」。
    【例】騷氣、羊騷
  4. 淫蕩、輕佻。
    【例】騷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o
解釋:
[動]
擾亂、動盪。如:「騷擾」。《詩經.大雅.常武》:「徐方繹騷,震驚徐方。」漢.毛亨.傳:「騷,動也。」
[名]
1.憂愁。《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離騷者,猶離憂也。」
2.抑鬱不滿的心理。如:「滿腹牢騷」。
3.《離騷》的簡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
4.詩體的一種。即楚辭體。如:「騷詞」、「騷賦」。
5.泛稱詩文。唐.劉長卿〈對雨贈濟陰馬少府考城蔣少府兼獻成武五兄南華二兄〉詩:「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6.腥臭。通「臊」。如:「羊騷」。
[形]
1.指行為淫蕩、舉止輕佻。含貶義。如:「騷貨」、「風騷」。
2.風雅的。如:「騷人墨客」。
3.指雄性的家畜。如:「騷牛」、「騷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o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擾亂。如:「騷擾」。《說文解字.馬部》:「騷,擾也。」《詩經.大雅.常武》:「徐方繹騷,震驚徐方。」漢.毛亨.傳:「騷,動也。」《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

2. 憂愁。《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離騷者,猶離憂也。」

3. 〈離騷〉之簡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昔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

4. 泛稱詩賦。唐.劉長卿〈贈濟陰馬少府考城蔣少府〉詩:「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5. 風雅。如:「騷人墨客」。宋.梅堯臣〈淩霄花賦〉:「或製裳於騷客,或登歌於樂章。」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6. 抑鬱不滿之心理。如:「滿腹牢騷」。《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這兩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入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牢騷不平。」《文明小史》第三二回:「馮主事大發牢騷,說:『我們這位老師,做官做得忒精明了。』」

7. 淫蕩、輕佻。如:「騷婦」、「騷包」。

8. 臭味。通「臊」。如:「騷臭」、「羊騷」。

注音: ㄙ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