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堋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bèngp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èng
解釋:
[動]
喪葬時,下棺於土。《說文解字.土部》:「堋,喪葬下土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堋,弗毀則日中而堋。」
注音:
漢語拼音: péng
解釋:
[名]
1.用來掛箭靶的短牆。北周.庾信〈北園射堂新成詩〉:「轉剪初調筈,橫弓先望堋。」《新唐書.卷五○.兵志》:「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2.堤壩,用來堵水灌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江水又噱鞶安縣,縣有桃關、漢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雍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元.虞集〈會試策問〉:「故鄭渠鑿而秦人富,蜀堋成而陸海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ㄅㄥˋ

喪葬時,下棺於土。段注本《說文解字.土部》:「堋,喪葬下土也。」《左傳.昭公十二年》:「司墓之室有當道者,毀之則朝而堋,弗毀則日中而堋。」《新唐書.卷一○七.列傳.呂才》:「鄭卿子產及子太叔葬簡公。於是司墓大夫室當柩路,若壞其室,即平旦而堋;不壞其室,即日中而堋。」

㈡ㄆㄥˊ

1. 用以掛置箭靶之短牆。北周.庾信〈北園射堂新成〉詩:「轉剪初調筈,橫弓先望堋。」《新唐書.卷五○.兵志》:「諸軍皆近營為堋,士有便習者,教試之,及第者有賞。」

2. 堤壩,用以堵水灌溉。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江水又噱鞶安縣,縣有桃關、漢武帝祠,李冰作大堰於此,雍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元.虞集〈會試策問〉:「故鄭渠鑿而秦人富,蜀堋成而陸海興。」

注音: ㈠ㄅㄥˋ ㈡ㄆ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