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弋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ㄧˋ
  • 部首外筆畫 0
  • 總筆畫 3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用帶有繩子的箭射獵。
    【例】善弋、弋釣、弋獵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小木樁。《爾雅.釋宮》:「雞棲於弋為榤。」宋.邢昺.疏:「弋,橛也。」《玉篇.弋部》:「弋,橛也,所以挂物也。今作杙。」
2.射獵之事。《晉書.卷九四.隱逸傳.翟湯傳》:「遵湯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後事,語不及俗,惟以弋釣為事。」
3.姓。如宋代有弋尚節。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用帶有繩子的箭射獵。《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將翱將翔,弋鳧與鴈。」
2.取得。《書經.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史記.卷四○.楚世家》:「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戰國。」
[形]
黑色。通「黓」。參見「弋綈」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小木椿。《說文解字.弋部》:「弋,橛也。象折木斜銳著形。」《玉篇.弋部》:「弋,橛也,所以掛物也。今作杙。」《爾雅.釋宮》:「雞棲於弋為榤。」

2. 射獵之事。《晉書.卷九四.隱逸列傳.翟湯》:「遵湯之操,不交人物,耕而後事,語不及俗,惟以弋釣為事。」.

3. 以帶有繩子之箭射獵。《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將翱將翔,弋鳧與鴈。」

4. 取得。《書經.多士》:「非我小國,敢弋殷命。」《史記.卷四○.楚世家》:「昔者三王以弋道德,五霸以弋戰國。」

5. 黑色。通「黓」。黑色之粗厚絲織品。《漢書.卷四.文帝紀》:「贊曰: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唐.劉禹錫〈賀赦表〉:「菲食遵夏禹之規,弋綈法漢文之儉。」

6. 姓。如宋代有弋尚節。

7. 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