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砉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ˊ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h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ò
解釋:
參見「砉然」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刀子不沾水,乾磨數下,使其更為鋒利。
  2. [[聲] ] 金石相磨的聲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迅捷貌。唐.盧綸〈和趙給事白蠅拂歌〉:「砉如寒隼驚暮禽,颯若繁埃得輕雨。」唐.李郢〈茶山貢焙歌〉:「萬人爭噉春山摧,驛騎鞭聲砉流電。」

2. 擬聲詞:

⑴ 形容皮骨相離聲。《集韻.入聲.錫韻》:「砉,砉然,皮骨相離聲。」《莊子.養生主》:「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明史.卷二九九.方伎列傳.周漢卿》:「永康人腹疾,痀僂行。漢卿解衣視之,氣衝起腹間者二,其大如臂。刺其一,砉然鳴,又刺其一亦如之,加以按摩,疾遂愈。」

⑵ 形容風聲、物體迅速移動聲、斷裂聲等。唐.劉禹錫〈飛鳶操〉詩:「旗尾飄揚勢漸高,箭頭砉劃聲相似。」唐.元稹〈琵琶歌〉:「幽關鵶軋胡雁悲,斷弦砉騞層冰裂。」

注音: ㄏ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砉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