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成人即教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rwachsenen als Berufserzieher, Adult as professional Teacher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成人即教師」一詞係由德國教育家休克爾特(Lothar Schuckert)所提出,指成人是子女的教師,即教導子女的人,這種「教師」是辭不掉的職業。
  休氏的概念在教育人類學中極為重要;成人要成為教師,必須有能力,能用在兒童的教養上。一般的職業教育,是培養人在職業中的必備才能,較為具體;但是成人擔任家庭中的教師,則沒有固定的訓練方式,常被提到的親職教育,並未普遍大量開班授徒。一般被認為的「父親即是教師,教師即是父親」的理念,強調了兩代之間所存在的教育意義。也就是說,父親與子女的關係,猶如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一樣。
  德國文化學派教育家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 1882~1963)所說的「天生的教育家」,就是說父母有一種內在預先形成的本質,天生的要成為教師,來教導其子女。
  就「成人即教師」的觀點而言,應該了解這種「教師」所代表的意義。在教育人類學中,顯示成人就是教育者,為人類的傳承而教育。如果採取較嚴肅的立場看,這種「教師」離真正的教師尚遠,但重要的是人類學上人性的本質。意義如下:
  1.將兒童培養成一個完整的人,成人透過教育的方式使子女發生改變。
  2.在教育中,父母視子女為不完滿,然後給予幫助,使子女的教育性能呈現出來,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
  3.成人可用其能力來實現其所認為的教育意義。
  4.教育與照顧的配合,這種照顧一直要到子女能過自己的生活為止。所以這種形式的教育,一方面是成人為自己的子女找出一條可使其成為人的道路;一方面是成人要把幫助視為在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成人即教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