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患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ㄡㄒㄧㄣㄧㄡㄌㄩˋㄖㄨˊ:「ㄧㄡㄏㄨㄢˋ」、「ㄏㄨㄢˋㄉㄜˊㄏㄨㄢˋ」。
  2. ㄗㄞㄋㄢˋㄖㄨˊ:「ㄗㄞㄏㄨㄢˋ」、「ㄏㄨㄛˋㄏㄨㄢˋ」、「ㄕㄨㄟˇㄏㄨㄢˋ」、「ㄏㄨㄢˋㄋㄢˋㄩˇㄍㄨㄥˋ」。
  3. ㄕㄥㄅㄧㄥˋㄖㄨˊ:「ㄏㄨㄢˋㄅㄧㄥˋ」。
  4. ㄕㄥㄅㄧㄥˋ˙ㄉㄜㄖㄣˊㄖㄨˊ:「ㄅㄧㄥˋㄏㄨㄢˋ」、「ㄕㄤㄏ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患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n
解釋:
  1. 憂慮、擔心。
    【例】患得患失
  2. 得病、害病。
    【例】罹患、患病
  3. 禍害、災難。
    【例】水患、防患未然、操危慮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n
解釋:
[動]
1.憂慮、擔心。如:「患得患失」。《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之五:「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2.得、遭逢。如:「患病」、「患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主人問病,曰:『患瘧也。』」
[名]
禍害、災難。如:「水患」、「外患」、「禍患」。《易經.既濟卦.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ā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憂慮、擔心。如:「患得患失」。《說文解字.心部》:「患,憂也。」《論語.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之五:「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2. 禍害、災難。如:「水患」、「外患」、「禍患」。《易經.既濟》:「《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陳蕃》:「實憂左右日親,忠言以疏,內患漸積,外難方深。」

3. 感到痛苦。《廣韻.去聲.諫韻》:「患,苦也。」《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顯明其罰。」《宋史.卷三三三.單煦傳》:「合居涪、漢間,夏秋患於淫潦,煦築東隄以禦之。」

4. 疾病或染病之人。如:「患者」。宋.歐陽修〈準詔言事上書〉:「其間老弱病患短小怯懦者,不可勝數。」

5. 得、染上。如:「患病」。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主人問病,曰:『患瘧也。』」明.于謙《忠肅集.卷七.雜行類》:「臣比年以來染患痰疾,動輒喘急,行步遲緩。」

注音: ㄏ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患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拖身拖命致身命帶身命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