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壇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t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天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ān tán |
解釋: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宋書.卷一六.禮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祇,常配食天壇,山川群望皆在營內,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2.地名。位於北平市正陽門外大祀殿之南。為明、清兩代帝王祭天之處。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天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T´ien T´an |
作者: | 劉鳳學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祭祀場所;郊祀時禮儀舞蹈舉行場所。天壇是皇帝祭天的場所,是壇廟祭禮中最隆重的一項禮儀。元成宗(1294∼1307)即位,建天壇在大都城南七里,約即今北京天壇的位置。現在北京天壇,建築宏偉,是明朝(1368∼1644)重要工程之一。自永樂四年(1406)設計施工,歷時十四年,至永樂十八年(1420)始行完工。天壇面積有二百七十三公頃。天壇建築以藍色為基調,象徵殿宇建於「天」中。天壇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壇及齋宮等。天壇的位置原在北京南郊,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北京加築外城,才將天壇包括在外城之內。北京天壇自1420年建成後,明清兩代諸帝王,每年正月上辛日均到天壇祈年殿祭天、祈求五穀豐收,禮儀過程中依古制均在獻祭時舉行樂舞;洪武元年(1368)所定之樂舞曲名:迎神,奏「中和之曲」。奠玉帛,奏「肅和之曲」。奉牲,奏「凝和之曲」。初獻,奏「壽和之曲」,《武功之舞》。亞獻,奏「豫和之曲」,終獻,奏「熙和之曲」,俱「文德之舞」。徹豆,奏「雍和之曲」。送神,奏「安和之曲」。望燎,奏「時和之曲」。遇大旱時,在此舉行祈雨活動,稱謂常雩。清建國之初依滿族舊制,迎神祭天用《莽式舞》,旋即採用明制;初獻,用《干戚舞》,亞獻、終獻舞《羽籥》。 |
|
參照: 《明史.禮一,樂一》、《清史稿.禮二,樂一》、蕭默《中國建築史》。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