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徒性修會 - 教育百科
使 | |
徒 | |
性 | |
修 | |
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postolic Congregations |
作者: | 徐可之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天主教會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修會的發展情況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而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修會方式出現;首先是隱修團體的興起,再者是行乞修會團體,第三是使徒工作修會團體。從教會行政方面來說,有的修會直屬羅馬宗座,有的屬於教區主教。修會生活的共同基本因素是:會士為全心跟隨基督而甘願放棄一切,共同度「貞潔、貧窮、服從」三個聖願的團體生活,一生獻身於基督和其奧體教會,忠心為祂服務。此外還有非修會式的「奉獻團體」,以及本世紀中期所興起的「在俗獻身團體」。 使徒工作修會興起於十六世紀中葉,當時教會正面臨嚴重危機,內外都急需革新。這些新起的使徒性修會,有效地答覆了當時的迫切需要。耶穌會(1540)、靈醫會(1582)、吳甦樂修女會(1535)等,分別以衛護信仰,培育聖職人士,教育男女青年,照顧病患等為其工作目標,使信仰生活獲得「根本」上的加強與更新,並向外方拓展福傳大業。在生活方面,尤其是耶穌會,完全放開了古老修會的外在傳統,設有固定的會服與會院,也設有團體公誦日課。為了拓展基督神國,他們完全讓基督在世代表-教宗,隨意派遣到任何地方;生活上強調「寓靜觀於行動」,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體驗祂的親臨。明末、清初到我國來的傳教士中,就如眾所熟知的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等諸位司鐸及修士,都是耶穌會會士。十六世紀以後繼而興起的男女修會,一般都是使徒工作修會,比如遣使會(1625,仁愛修女會1633)、慈幼會(1859,母佑會1872)、聖言會(1875,聖神婢女會 1889)等,真可說有如雨後春筍,發展得非常興旺。這些修會過去在大陸,目前在臺灣,也都有其學校、醫院、安養中心、照顧殘障等各方面的使徒工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使徒性修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