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空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bù kō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kōng
解釋:
唐代譯經家。法名智藏,不空是他受灌頂號不空金剛的簡稱。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人,一說西域人。幼年出家,十四歲在闍婆國(今印尼爪哇)遇金剛智三藏,隨來中國,學習唐、梵經論。開元二十九年金剛智圓寂後,他奉詔出使獅子國。並利用這個機緣在普賢法闍黎學習密法三年,廣事搜求密藏和各種經論共一千二百卷。天寶五年回長安,奉敕於淨影寺從事翻譯和開壇灌頂。安祿山之亂,不空雖身陷長安,但仍和肅宗暗通消息,所以肅宗還都,不空受到朝野的傾心崇奉,傳法譯經,教化頗盛。大曆九年圓寂,世壽七十,代宗敕贈司空,諡「大辯正」。中唐時期佛教各宗競立,密法漸行,頗有要求抉擇統一的趨勢,不空的譯述,正表現了他的體認和努力,並取得很大的成就,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家,所譯的經典,包括顯教、雜密、金剛界、大樂、雜撰五大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鄭阿財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不空(705~774)為唐代密教高僧,全名作「不空金剛」,乃唐代譯經家、密教付法的第六祖;南印度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天資聰明,幼從叔父遊南海諸國,後出家;十四歲隨金剛智來華,玄宗開元八年(720)至洛陽。開元十二年(724)在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習漢、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經。及金剛智示寂,乃奉遺命前往印度求密藏梵文;從普賢阿闍梨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及〔大毘盧遮那大悲胎藏〕、〔五部灌頂〕及〔真言祕典〕等經論,並蒙指授諸尊密印、文義性相等。天寶五年(746)還抵長安;天寶十五載(756)奉詔住大興善寺開壇灌頂,以祈雨靈驗,賜號智藏。及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屢次祕密遣使與肅宗通報消息。至德二載(757)肅宗還都,師備受禮遇。乾元元年(758)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凡昔日玄奘、義淨、菩提流支等攜來之梵本悉數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大曆六年(771)表進開元以來所譯經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錄一卷,並請入藏,在佛經翻譯史上與鳩摩羅什、真諦、玄裝等並稱四大翻譯家;又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
  大曆九年(774)六月入寂,享年七十;追贈「司空」,諡號「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於大興善寺造塔安置舍利。受法弟子數以萬計;著名的付法弟子有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覺超等,而以嫡傳之惠果稱真言付法第七祖。惠果後傳法於日僧空海,歸國後創立真言宗,世稱「東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不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