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捷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ㄢˋㄕㄥˋㄖㄨˊ:「ㄉㄚˋㄐㄧㄝˊ」、「ㄐㄧㄝˊㄅㄠˋ」、「ㄙㄨㄛˇㄓㄢˋㄐㄧㄝㄐㄧㄝˊ」。
  2. ㄎㄨㄞˋㄙㄨˋㄖㄨˊ:「ㄐㄧㄝˊㄐㄧㄥˋ」、「ㄇㄧㄣˇㄐㄧㄝˊ」、「ㄒㄩㄣˋㄐㄧㄝˊ」、「ㄐㄧㄝˊㄗㄨˊㄒㄧㄢㄉㄥ」。
  3. ㄐㄧㄝˊㄩㄣˋㄨㄟˋㄍㄞˇㄕㄢˋㄉㄨㄕˋㄐㄧㄠㄊㄨㄥㄦˊㄒㄧㄥㄐㄧㄢˋ˙ㄉㄜㄉㄠˋㄌㄨˋㄊㄧˇㄒㄧˋㄐㄩˋㄧㄡˇㄐㄧㄢˇㄑㄧㄥㄏㄨㄛˋㄏㄨㄢˇㄏㄜˊㄍㄢˋㄒㄧㄢˋㄉㄠˋㄌㄨˋ˙ㄉㄜㄐㄧㄠㄊㄨㄥㄇㄧˋㄉㄨˋㄏㄨㄛˋㄐㄧㄠㄊㄨㄥㄌㄧㄡˊㄌㄧㄤˋ˙ㄉㄜㄍㄨㄥㄋ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1. 快速、迅速。
    【例】迅捷、敏捷、捷足先登
  2. 戰勝、勝利。
    【例】大捷、每戰皆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é
解釋:
[動]
戰勝、勝利。如:「連戰皆捷」。《漢書.卷五五.衛青傳》:「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公子又捷南宮,授部中主政。」
[形]
快速。如:「迅捷」、「敏捷」、「捷足先登」。《文選.曹植.七啟》:「才捷若神,形難為象。」
[名]
戰利品。《左傳.莊公三十一年》:「六月,齊侯來獻戎捷。」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次數很頻繁。
音讀: tsi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戰利品。《說文解字.手部》:「捷,獵也。軍獲得也。」《左傳.莊公三十一年》:「六月,齊侯來獻戎捷。」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詩:「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2. 戰勝、勝利。如:「連戰皆捷」。《漢書.卷五五.衛青霍去病傳.衛青》:「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聊齋志異.卷一.葉生》:「公子又捷南宮,授部中主政。」

3. 成功。《詩經.采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左傳.宣公十二年》:「事之不捷,惡有所分。」晉.杜預.注:「捷,成也。」

4. 指科舉及第。唐.高彥休《唐闕史.卷上.杜舍人牧湖州》:「杜舍人再捷之後,時譽益清。」清.易本烺《雲杜故事》:「時萬曆戊午,有人問今年鄉試何人應捷。」

5. 及、趕上。《小爾雅.廣言》:「捷,及也。」《列子.說符》:「昔人言有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受之,不捷,而言者死。」《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上》:「鳳皇翔於蓬陼兮,豈駕鵝之能捷!」

6. 走捷徑。《左傳.成公五年》:「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晉.杜預.注:「捷,邪出。」《國語.晉語五》:「傳為速也。若俟吾避,則加遲矣。不如捷而行。」

7. 快速。如:「迅捷」、「敏捷」、「捷足先登」。《荀子.君子》:「親疏有分,則施行而不悖;長幼有序,則事業捷成而有所休。」三國魏.曹植〈七啟〉:「才捷若神,形難為象。」

注音: ㄐㄧㄝ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