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花蓮縣史前文化遺跡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王天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花蓮縣史前文化遺跡」是臺灣東面沿海最早發現的史前文化遺跡,係民國二十三年(1934)於開闢花崗山公園時,發現貨幣石、屋用石板、開洞石、陽石、陰石、石刀、石斧、陶器等多件,原存於花崗山公會鄉土館。日據時期此等古物被棄置,光復後找回一部分;現存於花蓮市北濱國小。其他發現之遺跡如下:
  1.立霧高地遺跡:發現古戰場之石堆碉堡,似桶;一端磨成圖形之「陽石」或「陰石」,整齊排列於地下,露出於地面部分相當規律,多至百數,一部分尚完整。
  2.三棧遺跡:位在秀林鄉三棧河階地,發現陽石、陰石、開洞石。
  3.加灣遺跡:在新城鄉加灣,發現陶器碎片、石錘等。
  4.多囉滿遺跡:在新城鄉新城村,位於立霧溪河口,發現金製裝飾品,類似耳飾,為長約一‧五公分之漏斗狀金屬薄片;另有建屋用磚製品。
  5.新城遺跡:在新城鄉海邊發現「開路碑」,為清同治十三年(1873)提督羅大春開路(蘇花公路人行道)後所立;另有陶器碎片。
  6.美崙山遺跡:現為花蓮市美崙山公園處,發現石棺板片、石斧、石刀等。
  7.青華橋頂遺跡:在花蓮市上美崙青華橋附近,發現石製飾物,陶製紡輪,漁用石錘、石鏃等。
  8月眉遺跡:在花蓮縣壽豐鄉月眉村,發現大量陶器、石刀、石斧等,並有燒陶遺址。
  9.鹽寮遺跡:在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發現遺物最多,有石製刀、斧、槍、針、錘、鏃、鑽等,及陶製紡輪。
  10.水璉遺跡:在壽豐鄉璉村,發現砂岩製內外層圓筒,筒上端較細,用心連接,並有石杵、石刀、石斧、石鏃等。
  11.磯崎遺跡:在豐濱鄉磯崎村,發現物中最有特色者為石皿,其器微有轉角,頗精巧,深度四十公分。
  12.新社立必高地遺跡:在豐濱鄉新社村,發現物主要者為岩棺,長方形,長二‧一二公尺,寬一公尺,高一‧○七公尺,壁厚十五至十八公分;長板外壁各浮雕三個角狀突出物。附近並有未完工的岩棺。此外尚有陰石、有石肩的陽石、圓錐、開孔石、石刀、石斧等。另有貝塚。(岩棺現存臺灣省立博物館)。
  13.貓公遺跡:在豐濱村海岸近處發現石臼,徑約一公尺,形扁平,為頗大之石臼。
  14.平林高地遺跡:在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發現圓形石板,直徑四至五公分;石臼,徑約四十公分;石棺、石斧、陰石、陽石等。
  15.太巴塱富沙丐遺跡:在光復鄉東富村富沙丐發現貨幣石,徑三十至一百公分,另有五支石柱、陰石、陽石、開洞石等。
  16.舞鶴臺遺跡:在花蓮縣瑞穗鄉舞鶴臺地,主要發現為兩根大石柱,高出地面部分約六‧七公尺,寬約一‧八公尺,厚約○‧四五公尺;離地表一‧五公尺處,有圓形浮雕。另外有開洞石等。
  17.舞鶴村遺跡:在瑞穗鄉,發現石針,由板岩製成,長十九‧八公分,最大寬度○‧八公分;石鑽,長八‧五公分,直徑○‧五公分,圓筒狀。另有石刀、石斧、石鏃等。
  18.下朥灣遺跡:在玉里鎮樂合村,發現石柱一支,上端有開洞,寬一‧五公尺;又在溪河畔發現石墻。
  19.公埔遺跡:在富里村公埔高地發現石墻兩具。其一高二‧四公尺,寬二‧一二公尺;另一高一‧八公尺,寬一‧五公尺。二墻相距五公尺,對立;附近有陰石、陽石、開洞石等。
  20.崙山遺跡:在卓溪鄉崙山山地發現石板屋約有十具,其中之一較大。
  21.那母安遺跡:在卓溪鄉南安山頂卓清村,發現面積約五公頃石板屋遺址,尚存三間大型石板屋,小型屋約有二十;屋均南向,依山坡而建,墻面用石片疊成,片片密合。
  此外尚在加灣、新城鄉加禮村、花蓮市上美崙、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壽豐鄉未棧村、月眉村、鳳林鎮山興村、豐濱鄉新社村、石門村、瑞穗鄉奇美村等多處皆有石器或陶器遺跡,皆為作者研究或發現,經考屬三千年前石器時代當地居民遺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花蓮縣史前文化遺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