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二音音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welve-Tone Music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類型名。用十二個半音排列組成之音樂。這些音樂每一首都是由作曲家自決及設計的十二音之排列法。最重要的十二音音樂發展及推展人是荀貝格(A. Schönberg, 1874-1951)。荀貝格早期是應用調性音樂作曲,但發現傳統以三和弦(主音、屬音、次屬音)為基礎的和聲理論,無法滿足他的音樂表達,所以把半音音階和自然音階混合使用,發展出極為豐富的和聲,同時大膽地應用許多不協和音,但是也混亂了調性的身份。1907年荀貝格決定放棄傳統的和聲理論,實驗無調性音樂。在實驗期間,他的音樂完全避開主三和弦和中心音的和聲傾向,把十二個半音平均應用。1916年在他發表作品第22號《四首管弦樂之歌》(Four Orchestral Songs)之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及他自己對無調性音樂的反省與認真地思考,希望能創立一套有邏輯性的應用十二音音樂系統,因此有七年間他沒有發表任何新作。1923年開始,他成功地展示出十二音音樂系統的理論。荀貝格把12個半音按照自己的構想形式,排成一組十二音列,用這組音列作為繁生所有在樂曲中之旋律、和聲及對位的依據。這組音列又有四種處理形式:原形式、逆形式、轉位式和逆行轉位式。這四種形式都可以用十二音來轉調,並用0到12的數目字來代表轉調時的音程度數,所以12 4可衍生出48種修飾法。他的學生貝格(A. Berg, 1885-1935)和魏本(A. von Webern, 1883-1945)把十二音音樂繼續發展和擴大,例如貝格就毫不忌諱地使用三和弦,有時還把調性與十二音混合使用。其他十二音音樂的作曲家還包括克熱內克(E. Krenek, 1900-1992)、達拉匹寇拉(L. Dallapicola, 1904-1975)和瑟訓斯(R. Sessions, 1896-198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十二音音樂仍然繼續被作曲家使用,或轉變成系列音樂(Serial Music)。巴比特(M. Babbit, 1916-)、布雷茲(P. Boulez, 1925-)、諾諾(L. Nono, 1924-1990)、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和巴爾托克(B. Bartók, 1881-1945)都曾受到十二音音樂之觀念影響。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十二音音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