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日本放送協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ippon Hoso Kyokai,簡稱NHK
作者: 張慶仁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日本廣播事業始於1924(大正13)年,初由中央放送局管理,後易名為日本放送協會(Nippon (Nihon) Hoso Kyokai,簡稱NHK);對外英譯為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日本放送協會的無線廣播始於1925年3月22日,3年後置全國廣播網。1935年發展國際廣播。1950年廣播法修正後在次年因私營電臺准設而結束了其廿餘年的獨占經營事業。1952年東京電臺(Radio Tokyo)收納於該協會麾下,翌年以20餘種語言擴展對海外服務。4年後設立調頻廣播臺。1960年因外交政策與內部問題而中止發展。
  日本放送協會電視節目於1939年試播,迄1953年2月1日始正式製播節目。同年,私營電視臺也設立,該協會於1956年完成全國電視網。1960年研製成功彩色電視,4年後進行衛星傳播,並在翌年成立放送衛星調查委員會。1978年首度成功試射百合1號(BS-1)衛星。1984年發射百合2號(BS-2a),並創立直播衛星放送株式會社。次年,協會改高畫質電視(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HDTV)定義為High Vision(簡稱HV)。並將HDTV衛星傳播實驗增至每天8小時。1986年發射百合2b號(BS-2b),並於1987年開展全天候24小時直播衛星(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簡稱DBS)服務。1989年始播高解析電視(HDTV)及全天雙頻道服務。1990年百合3a號(BS-3a)發射,並展開JBS服務。翌年初建立媒體國際公司(Medi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IC),4月試車數位音樂傳送。同年間,百合3H號(BS-3H)挫敗;百合3b號(BS-3b)成功。1997年將置8個頻道於百合3號,32個頻道置於百合4號(BS-4)上。此外,發展數據傳輸、有線電視、多語文系統、雷射音響品質、脈波電碼調變(Pulse Code Modulation,簡稱PCM)廣播、資訊網路、加值網路及5倍以上的寬頻等。
  日本放送協會係公益財團法人機構,經費來自收聽與收視執照費,不播商業廣告,立場公正客觀,組織仿英國廣播公司,兩者可謂舉世規模之最的廣播公司。協會總部設於東京、係政府經營之非營利組織。最高機構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由首相提名,國會同意後任命。副主委等二級主管由主委提交委員會同意任命。委員悉為社會名流。管理委員會下置理事會,置理事長及理監事若干名。首任會長岩原謙三。1991年為青木。協會設行政管理、放送、業務、技術及各分社或支處,共有53座電臺、兩座地面電視臺、兩個直播衛星電視頻道、另兩個中波全國廣播網及一個超高頻全國調頻廣播網、一個世界短波頻道和800座電視轉播站等。員工總計15,000餘人(1991年全職人員),其中有800位攝影師、1,100位記者及3,000名節目製作人和導演。經費方面,因無政府直接介入,故常顯不足。1964會計年度的執照總收入為64,000,000,0000日元。自1953年起至1983年止,執照收視聽費平均占協會總收入的97%,赤字累積達17,000,000,000日元。近年執照收入平均為每年280,000,000英鎊,如在未來10年內投資節目製作400,000,000鎊,估計10年後將有120,000,000鎊赤字出現。協會自1984-1990年止未曾調整執照費,迄1990年調漲3成,但規定至少未來5年內不得再調整。
  日本放送協會廣播分國內和國外兩處,前者有第一網教育電臺;第二網新聞文化及娛樂電臺。後者分英日語電臺及多語電臺廣播。調頻臺以新聞知識及上層音樂為主。另置協會經營計畫委員會、節目審議委員會及聽眾調查單位。1990年末時有3,000,000用戶接收協會NHK衛星電視,1991年增至4,000,000用戶,估計迄西元2000年會有20,000,000用戶接收衛星節目;10,000,000用戶接受Hi-Vision服務。目前正計畫全球新聞網路(Global News Network,簡稱GNN),24小時服務全世界國家及地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日本放送協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