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版印刷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āo bǎn yìn shuā |
解釋:
印版上著墨的印紋部分凹入版面,印刷時,版面塗布油墨後,再將平面上的油墨去除,僅留凹陷部分的油墨,然後覆紙、加壓,使版面低凹部分的油墨移印到紙面上,此種印刷方法稱為「凹版印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凹版印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taglio Printing or Gravure Printing |
作者: | 王宏德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凹版者,是指圖畫或文字部分凹下於版表平面,印刷時,凹槽內堆存印墨,非線畫之平坦部分,則不使印墨存留,經加以壓力,則凹槽內之印墨便得以移轉於被印材料之上。凹版印刷最大的優點,乃在於其成品精美,因此,凹版印刷也成為目前在銀行界印刷廠應用最廣的一種印刷方式。諸如鈔票、郵票等有價証卷及需要精美之高貴圖畫等,多採用凹版為之。 然而,凹版印刷之成品雖然精美,但是製版手續繁雜,印刷亦極費時,時間金錢均不經濟,是其缺點;故除特別需要者外,一般較少被採用。 凹版印刷術係由義大利人金匠菲尼格拉(M. Finiguerra)於1460年所發明。舉凡石、木、銅、鋼版等,均可作凹版之材料,其製版方法有雕刻法,電鍍法,腐蝕法等。嚴格來說,西文Intaglio表示雕刻凹版,而Gravure表示照相凹版。 目前,我國所印鈔券之凹版,大多由設計雕刻、製版(將母板撳錫、拼錫),成為電鍍母板,懸掛於電缸內電鍍,俟鍍成1/4吋厚的銅印版,將其背面刨平經過修版處理後,即行鍍鉻,版面經鍍鉻後能增加硬度、耐磨擦及具有抵抗油墨腐蝕性能,成為耐久的印刷版,然後待印。印刷時則分凹印及凸印二種。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凹版印刷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