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叨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ㄎㄡˇ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5
  • 漢語拼音 [一]dāo[二]tāo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ㄅㄧㄠˇㄕˋㄕㄡˋㄖㄣˊㄏㄠˇㄔㄨˋ˙ㄉㄜㄑㄧㄢㄘˊㄖㄨˊ:「ㄊㄠㄍㄨㄤ」、「ㄊㄠㄐㄧㄠ」、「ㄊㄠㄖㄨㄥˊ」。
  2. ㄅㄧㄠˇㄕˋㄔㄠㄍㄨㄛˋㄅㄣˇㄈㄣˋ˙ㄉㄜㄑㄧㄢㄘˊㄖㄨˊ:「ㄊㄠㄖㄠˇ」、「ㄊㄠㄆㄟˊㄇㄛˋㄗㄨㄛˋ」。
注音:
解釋:

ㄏㄨㄚˋㄉㄨㄛ˙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ㄌㄠˊㄉㄠ」、「ㄉㄠㄉㄠㄅㄨˋㄒㄧ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āo
解釋:
  1. 話多、饒舌。
    【例】嘮叨、叨叨不休
注音:
漢語拼音: tāo
解釋:
  1. 表示承受的謙詞。
    【例】叨光、叨教、叨榮
  2. 表示超過本分的謙詞。
    【例】叨擾、叨陪末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āo
解釋:
[動]
1.貪。常用於功名、功勞之上。《宋史.卷三六○.宗澤傳》:「當時固有阿意順旨以叨富貴者,亦有不相詭隨以獲罪戾者。」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不說那定國謀、安邦計,到與我個濫叨功名彌天罪。」
2.受人好處。如:「叨光」、「叨教」。
[副]
自謙的話。忝,表非分、過分。如:「叨擾」。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元.張翥〈西內應制即事〉詩:「老臣叨視草,進罷益沾巾。」
注音:
漢語拼音: dāo
解釋:
[動]
話多、饒舌。如:「嘮叨」、「叨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o
又音: th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指動物(如禽類或爬蟲類)搖頭晃腦以覓食或咬、啄的動作。
  2. [[動] ] 因為心中的貪念而向他人糾纏。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ㄠ

多言、饒舌。如:「嘮叨」、「叨叨」。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為甚麼叨叨絮絮佔著是迷丟沒鄧的混。」《紅樓夢》第六一回:「此時天晚,奶奶纔進了藥歇下,不便為這點子小事去絮叨。」《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位奶奶那裡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

㈡ㄊㄠ

1. 貪也。常用於功名、功勞之上。同「饕」。《說文解字.食部》:「饕,貪也。從食號聲。叨,饕或從口刀聲。」《宋史.卷三六○.列傳.宗澤》:「當時固有阿意順旨以叨富貴者,亦有不相詭隨以獲罪戾者。」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不說那定國謀、安邦計,到與我個濫叨功名彌天罪。」

2. 蒙受好處。如:「叨光」、「叨教」。《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臣豐稷、陳師錫等,叨被聖恩,濫居言路、事有當言而不言,臣為曠職。」《文明小史》第二○回:「你一個人已經白叨光在裡頭,不問你要錢,怎麼還好在這裡頭拿扣頭呢?」

3. 自謙詞。忝,表非分、過分。如:「叨擾」。三國蜀.諸葛亮〈街亭之敗戮馬謖上疏〉:「臣以弱才,叨竊非據,親秉旄鉞,以厲三軍。」元.張翥〈西內應制即事〉詩:「老臣叨視草,進罷益沾巾。」《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在下姓孫,叨任守備之職。」

注音: ㈠ㄉㄠ ㈡ㄊ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叨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