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名物蒙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名物蒙求〕為教導學童各種事物名稱的蒙養教材,宋末元初方逢辰撰。方逢辰,原名夢魁,字君實,宋理宗改賜今名,累官實錄院修撰、吏部侍郎等。時奸臣當權,逢辰力詆其非,稱疾歸,聚徒講學於石峽書院。入元不仕,學者稱為蛟峰先生,流傳之著作有〔蛟峰集〕、〔名物蒙求〕。〔名物蒙求〕以四字為一句,二句成一對,押韻工整;內容記敘各種事物的名稱,約三千五百字。全篇按天文、地理、倫理、職官、草木、羽毛、介麟、蟲豹、農事、時令、飲食、服飾、居室、器物排列;有的句子一方面指出事物的名稱,一方面也解釋事物的源由。如「雲維何與?以水之升。雨維何降?以雲之蒸。」最後一段介紹完百工之器之後,提出了儒者為百工之先、道不離器的道理:「惟儒何用?身備百工,體無不具,用無不通,細入毫釐,大包天地,一貫精粗,道不離器。」這種既重民生物用之器,又重儒者知器用器的態度,正反映出儒家的用世之心,及〔名物蒙求〕重視認知的教育目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名物蒙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