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嘖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ㄥㄅㄧㄢˋㄓㄥㄌㄨㄣˋㄖㄨˊ:「ㄗㄜˊㄧㄡˇㄈㄢˊㄧㄢˊ」。
  2. ㄗㄜˊㄗㄜˊㄋㄧˇㄕㄥㄘˊㄇㄛˊㄋㄧˇㄗㄢˋㄊㄢˋ˙ㄉㄜㄕㄥㄧㄣㄖㄨˊ:「ㄗㄜˊㄗㄜˊㄔㄥㄑ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爭辯、爭論。
    【例】嘖有煩言
  2. →嘖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嘖嘖」、「嘖有煩言」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嘆] ] 表示責怪、斥喝、不屑的語氣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呼。《說文解字.口部》:「󷏳(嘖),大呼也。」
2. 「嘖嘖」:
⑴ 擬聲詞。形容蟲鳥鳴聲。《爾雅.釋鳥》:「行雇唶唶,宵雇嘖嘖。」宋.邢昺.疏:「唶唶、嘖嘖,鳥聲貌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那邊地方裡居民,家家蓄養蜈蚣,有大尺餘者,多放在枕畔或枕中,若有蛇至,蜈蚣便嘖嘖作聲。」
⑵ 擬聲詞。形容咂嘴聲。表示讚嘆、驚奇。《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狄氏隨手就囊中取起來看,口裡嘖嘖道:『果然好珠!』」《文明小史》第二一回:「楊編修嘖嘖稱讚,說他輕了十年年紀。」
⑶ 擬聲詞。形容爭相談論聲。《明史.卷二四五.周宗建列傳》:「近日政事,外廷嘖嘖,咸謂奧窔之中,莫可測識。」
3. 指事物幽深或細微之處。同「賾」。《易經.繫辭上》:「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唐.陸德明.釋文:「京作嘖。」《荀子.正名》:「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嘖然而不類,誻誻然而沸。」
注音: ㄗ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