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心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éi xīn lù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唯心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關連字詞
相反詞: | 唯物論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éi xīn lùn |
解釋:
一種哲學思想,認為精神是宇宙形成的原動力,且先於物質而存在,並以為一切物象皆為精神作用所構成。相對於唯物論而言。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唯心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dealism |
作者: | 張芬芬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唯心論或譯作理想主義、觀念論,主張最後決定存有的是心靈、精神(spirit)或思想(thought),是與唯物論(materialism)相對的一種思想體系。 唯心論自柏拉圖(Plato, 427~347 B.C.)開始,在形上學中提出心靈的理性問題。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在其著作中首次運用了idéalist,用來指柏拉圖哲學支持者,另以唯物論者(materialist)指伊比鳩魯(Epicurus of Samos, 341~270 B.C.)哲學的支持者。十八世紀開始,在認識論中人們用唯心論來稱呼柏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的理論。柏氏認為:人的感覺其實並無物質對象做後盾,而是由神直接在人身上造成有條理的心象。後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稱自己的學說為「先驗的唯心論」,另將那種否認或懷疑在人之外存在著客觀對象的學說總稱為「經驗的唯心論」。大多數的唯心論者都不承認經驗唯心論能夠真正代表唯心論,因為會陷入完全主觀主義及相對主義,而且無法解釋個別及偶發經驗之上的科學普遍性。康德主張決定對象的是超驗主體,而不是具有許多偶然性的個別主體,亦即超驗主體有一些普遍的直覺與思想形式,這些形式乃先於變化無常的感覺,而且對所有會思想的人絕對會發揮效力。 簡單的說,唯心論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唯心是世界的本源,外在世界乃觀念所生。在認識論方面,唯心論認為:人的知識是先天就有的,或於人的腦中主觀自生的,否定知識源於外部物質世界。在歷史觀方面,唯心論認為:精神、意志或動機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人類歷史是某種先天原則和原理的實現,或是傑出人物意志的產物。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唯心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