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惰性知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ert knowledge
作者: 施淑慎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惰性知識一詞,最早由英國哲學家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於1929年提出。他指出:所有教育的主要問題,在於學生無法將課堂上所習得之知識活用於日常生活中,此種知識是呆滯、無生命的,因而有「惰性知識」一詞出現。換言之,惰性知識指那些學習後卻無法應用於真實情境,以有效解決問題的知識。造成惰性知識現象的原因,大概可歸納為以下兩個可能:第一個原因與知識使用的後設歷程有關,亦即個體雖擁有足夠的問題解決所需之知識,卻缺乏後設認知控制方面的知識 (即條件性知識) ,以利相關知識之執行;或是因為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動機將知識活用出來。那些對所學知識具有高度熱情的學生,傾向使用深層的學習策略來組織學習材料、監控自己的理解情形,而不僅只是機械化的記誦。因此這類學生較能將學校學到的知識,廣泛地應用到各類情境。   第二個造成惰性知識的可能原因,則是知識本身的結構缺陷,或稱知識區隔 (knowledge compartmentalization),指在不同情境下所接收的訊息,被貯存在記憶系統中的不同部位,彼此間缺乏連結,因此學生無法將在學校情境中所學到的知識,扣連到他們的生活經驗中。由於兩者為截然不同的情境,學生難以自行形成鏈結,也就無法產生知識遷移。若欲解決惰性知識此一學習上的通病,教學時可把握下列原則:首先,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時,宜同時教導學生「何時」、「如何」及「為何要」使用該知識 (亦即強化後設認知訓練)。其次,多採取問題導向教學,如此可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並有助其將問題解決歷程中所獲得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類似的問題情境加以應用。Renkl, A., Mandl, H., & Gruber, H. (1996). Inert knowledge: Analyses and remed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 115-121.
參考資料:
Renkl, A., Mandl, H., & Gruber, H. (1996). Inert knowledge: Analyses and remedies.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 115-121.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惰性知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