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社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earning community
作者: 林永豐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習社群是指一群具有共同學習興趣或學習目標的成員所組成,經由持續性分享交流、參與學習、相互激勵,提升彼此的知識、技能或態度。不同的人員或目的,可以因此組成不同型態的專業社群,如中小學各科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大學生自發性組成的讀書會社群、家長自發性組成的親子溝通成長團體、成人自發組成的土風舞社、教師組成促進專業發展的學習社群等等。   學習社群在教育領域受到重視,原是希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研究指出:參與或投入(involvement)對學生的學習有莫大的影響,投入主要有兩類:學術性的投入與社會性的投入,都能改善學生發展、提升學習成效、增進學習毅力等。學習社群的組成,便是期望能增加學生在學術性與社會性的投入。例如,在大學中,學生可以組成一個社群,一起修同樣的課,在該課堂中,也可以自成一個小組,如此一來,這個社群內的成員可以有共同的學習目標與材料,而成員可以彼此協助、互相激勵,而不再只是單打獨鬥。或者,學生即使修不同的課程,但每週可以定期聚會,討論功課,互相協助,也是一種學習社群。學習社群的概念希望促進的是學生能夠具備共同的、合作的學習經驗,因此,學習社群的成立,乃希望成員能夠積極主動、負責任地促進伙伴們與社群整體的學習。   學習社群有三項要素:(1)共同目標:即共同的學習目標或主題、學習相同的課程等;(2)共同學習:學習社群中的成員乃是學習上的伙伴,因此彼此間的互動不僅是知識上的、也是社會面上的;(3)共享的責任:社群中的成員彼此是互助的,每個人不僅對自己學習負責,也把同伴們的學習視為責任。   學習社群的優點如下:(1)學習社群中的成員互動較多,彼此形成一個互相支持的團體;(2)社群成員對活動的參與較為積極,學習活動往往也從班級擴展到課後活動,成員一同學習知識,也彼此交朋友;(3)社群有助於學習品質的提升,學習內容也較豐富而深入;(4)社群成員的學習動機較為持久;五、學習社群強調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塑造合群的公民素質,強調個人的教育福祉,乃與成員伙伴們的學習與利益是緊密相關的。   由於科技的進步,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的成熟,網路學習社群乃逐漸被視為提升線上學習成效的重要策略,更是線上學習得以成功的關鍵。網路學習社群是指一群人透過網路溝通,分享觀念、知識、經驗、資訊和策略,建立共同的目的,創造集體的探究行動,擴展集體的知識與能力。網路學習社群重視形塑分享的集體文化,認為學習乃是知識建構的歷程,亦即學習必須在社會互動中,透過個人的主動溝通、分享與共同學習,方能完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習社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