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主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án měi zhǔ yì |
解釋:
對己、對人皆要求完美而無缺點的態度。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完美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Perfectionism |
作者: | 但昭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完美主義的涵義甚多,在倫理學中,完美主義或指德國哲學家尼采(F. Nietzsche, 1844~1900)所主張的超人哲學;或指那些認為理想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律可能實現的理論。在神學中,完美主義指可以達到無罪的完美狀態的主張。 在尼采的超人哲學中,主張人類社會的主要任務在產生卓越非凡的偉人,讓人的生命力能夠盡情的發展,不受拘限,以求實現最高的價值和達到最深遠的影響。尼采反對基督教,因為基督教限制人的生命力的展現和發揮。在尼采的觀念中,人與人之間平等與否不重要。 認為理想的道德價值和道德律可以實現的主張可追溯至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目的論(Teleo-logy)。亞氏認為人之為一獨特的存有,有其與其他存在體不同的作用,亞氏相信人可以發揮其應有的功用,完成其做為人的目的。在犬儒主義(Cynicism)和斯多噶主義(Stoicism)中,也認為人所具特質的完全發揮就是最高的善,而人是可能完全發揮其特質的。在康德的倫理學(Kantian Ethics)中,康德主張人為道德存有(moral being)有其絕對的尊嚴,人不可被單純地視為手段,而應為目的本身,努力地達成人的這種道德狀態也是完美主義。中古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主張,單憑人本身的力量無法達到道德上的完美,只有在神恩的協助下,人才可能達到道德上的完美。 在宗教上,根據基督教的原罪觀,人是不可能達到完美無缺的地步。但某些教派卻主張無罪的完美(sinless perfection)狀態是人在今世所能達成的,在對「完美」重新定義下,一個人即使有無心之過或性格上的缺失,也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完美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