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玳瑁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i mè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玳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玳瑁 |
英文名: | Eretmochelys imbricata |
描述: 嘴呈鷹喙狀,故俗稱鷹嘴海龜,英名Hawksbill sea turtle,又稱瑇瑁、蝳蝐、瑇玳、文甲、明玳瑁、千年龜,簡稱玳。身體扁平,具有保護性的背甲以及適於划水的槳狀鰭足。一般雌性成龜體長為60至80公分,雄性體長相若,體型較大者可達1公尺,而體型最大者甚至可達1.7公尺,重達210公斤。前額鱗2對,呈深紅棕色或黑色,鼻孔離嘴較近,吻側內收扁平。背甲平滑亮澤,年輕時腹甲呈心形,成熟後變長,脊棱明顯,幼龜背具3縱棱,兩側各具有4片鋸齒般的緣盾,但隨著成長,重疊的部分會逐漸縮小。椎盾和肋盾加起來是13塊盾片,組成了背甲的主體,故俗稱十三鯪龜、十三鱗、十三棱龜。前肢有2對爪,,後鰭足端各有1爪,前足大,較窄長,後足小,較寬短。身體呈黑褐色至紅褐色,頭胸甲具有許多不規則的黃棕色斑紋。成年玳瑁雌雄差異較為明顯,雄龜比雌龜顏色鮮艷,雄龜尾粗大而腹甲凹陷,爪長,雌龜尾短小而腹甲平坦,爪短。 |
|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熱帶海域,臺灣各地海域均偶爾可見,惟僅在東沙有上岸產卵的記錄,近年來數量已經減少了。 |
|
作者: | 陳育賢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Hawksbill Turtle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1766) |
|
形態: 玳瑁是現生海龜中背甲色彩最豐富的種類。背甲角質盾板極厚,有紅棕色或黑色呈輻射狀的條紋,腹甲為黃色。頭部最小,喙較尖,形狀如鷹的嘴形,因而英文名稱為鷹嘴龜。前額鱗2對,背甲上盾板呈覆瓦狀重疊排列,緣盾呈鋸齒狀,但體型較大個體盾板重疊現象即不明顯。最大背甲長可超過95公分,體重可達80公斤。 |
|
分布: 世界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的淺海珊瑚礁區 |
|
生態習性: 母龜於一產卵季可產下4~5窩卵,每窩的卵數約為150個。我國的東沙島及太平島曾有玳瑁上岸產卵的記錄。大部分生活在沿岸有珊瑚礁分布的水域,其食性極複雜,可捕食珊瑚礁區各種生物,包括海草、海藻、海棉、海膽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甚至較小型魚類。而其食物中所含的毒性會累積在其體內,常造成人類食用而中毒的情形。多屬定棲性,常於固定的淺海域棲息,少有長距離的洄游現象。因其盾板較厚,且花紋美麗,具極高經濟價值,過去長期被過度捕捉利用,各地族群已急速減少。 |
|
目: 龜鱉目(Class Testudunes) |
|
科: 蠵龜科 (Family Cheloniidae)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玳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