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封泥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fēng n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g ní
解釋:
  1. 古代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止私自拆閱,在繩結捆紮處,以泥封緊,並加蓋印章,稱為「封泥」。
    【例】長沙馬王堆出土文物中,貯物箱的綑繩上都有封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封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ēng ní
解釋:
古人未有紙時,以簡素傳遞信息,為防私拆,在繩結開啟處,以泥封緊,加蓋印章,故稱為「封泥」。其殘存者,對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頗有助益,如馬王堆一號墓「軑侯家丞」封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封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封泥又名泥封、一丸泥。古代的公私文牘,在紙還沒有發明之前,都用竹簡木牘,再加一挖有槽孔之木塊,以繩索穿連起來,並將繩結放入槽內。在封發前,加一丸軟泥於槽內,並在軟泥上加蓋印章作為信驗,以防私折。這種軟泥為特製之黏土,牢固而不會開裂,其作用與現代用火漆封緘相似。封泥流行於戰國至漢魏,迨晉而後,紙、帛盛行,封泥之製漸廢。〔呂氏春秋.離俗覽〕云:「故民之于涂也,若璽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則方,抑之以圓則圓」。〔列仙傳〕云:「以方回印封其戶。時人言得方回一丸泥,門戶不可開」。〔北堂書鈔卷104.春秋緯〕云:「龍圖,赤玉匣,封泥如黃珠相似」。東漢少府屬官有守宮令一人,掌帝用筆墨文具及尚書省財用諸物和封泥。古代使用封泥,視官職地位尊卑有所區別,如皇帝璽書用紫泥,一般官鉥、私印皆用青泥。流傳至今之封泥,大多為漢魏之物,古鉥封泥則極為罕見。所見封泥皆正方形,正面有印文,背面有木紋及繩痕。近人吳熊取清吳式芬、陳介祺輯〔封泥考略〕,近人周明泰輯〔續封泥考略〕、〔再續封泥考略〕三書中之封泥印本,去其重複及損壞過甚者,並刪去其考釋文字,彙編而成〔封泥彙編〕,計收周、秦、兩漢封泥1,115枚,為重要封泥參考譜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封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