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舞 - 教育百科
小 | |
舞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章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小舞成於周代,相對於「六樂」之為大舞,而稱為小舞,其重要性僅次於大樂。(周禮.春官.樂師)云:「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故小舞由下大夫級的樂師掌管,不同於六樂是由中大夫級的大司樂掌管。小舞係教育貴族少年子弟的六種祭祀舞。 至於小舞的類別及用途,據〔周禮〕鄭司農注云:「社稷以帗,宗廟以羽,四方以皇,辟雍以旄,兵事以干,星辰以人舞。」鄭玄汪云:「四方以羽,宗廟以人,山川以干,旱嘆以皇。」是因使用道具不同區分為六種:一是「帗舞」,帗係用絲綢長條挑在竿上,舞者以手執帗而舞,用來祭祀后稷,即祭祀土神和穀神。二是「羽舞」,舞者手執白色鳥羽,或說是野雞尾而舞,用來祭祀宗廟或四方之神。三是「皇舞」,舞者在頭上插著羽毛,身穿翡翠羽衣,手執五彩鳥羽而舞,用來祭祀雨神。四是「旄舞」,舞者手持氂牛尾,用於祭祀周代的大學「辟雍」,也用於燕樂。五是「干舞」,舞者手持盾牌而舞,用於軍事或祭祀山川。六是「人舞」,舞者徒手曳袖而舞,用於祭祀星辰或宗廟。上述六種小舞是西周的代表性舞蹈,繼承發展了前代的樂舞。總之,周有龐大的宮廷舞蹈機構,並建立舞蹈教育制度,讓貴族子弟學習大舞及小舞,以備郊廟祭祀之用,及維護宗法的等級秩序,因此有利於舞蹈藝術及音樂教育的發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