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左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左榜係元代漢人和南人中式錄取之榜。元代科舉考試,由於優遇蒙古人、色目人,而歧視漢人、南人,所揭榜文分為左、右榜;右者為高為上,左者為低為下。當時蒙古、色目人只須考二場,且考試題目較為淺易,願試漢人、南人科目者,中選時可加一等授官。而漢人、南人的考程長,考題也難,其規定如下:第一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並用〔朱氏章句集註〕,復以已意結之,限三百字以上;經義一道,各治一經,〔詩〕以朱氏為主,〔尚書〕以蔡氏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為主;以上三經之外,又兼用古註疏,〔春秋〕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禮記〕用古註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場古賦詔誥章表內科一道,古賦詔誥用古體,章表四六,參用古體。第三場策一道,經史時務內出題,不矜浮藻,惟務直述,限一千宇以上成。左、右榜之分,一方面顯示蒙古、色目人以征服者的姿態歧視漢人、南人,一方面也顯示蒙古人沿襲了漢人的文官取士科舉制,但對漢文化的成就水準卻仍不及漢人,因此分兩榜取士,以保障其統治者的優勢(參見「右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左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