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層流底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minar sublayer
作者: 苟淵博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光滑平面固體周界上之完全發展的亂流壁流層中,有一較屬黏性作用之底層δ',貼附在周界面上。其中流速的分佈,係決定於密度ρ、黏性係數μ、及壁面上的剪力τ0。此項假定示意著一光滑周界鄰近的流況,是不受到周界以外較遠距離處一切條件的影響,特別指遠處自由流域中之流速及壓力變化。因為黏性作用關係 ,可以假定此一黏性層中之綜合剪力 幾乎為定值,故又稱此層為等剪力層,因而得此黏性薄層中之流速分佈依距離y 成線性變化,即 ,或:
  
  黏性底層之外y>δ',黏性對運動之黏阻作用,將隨外距而行減小,直至完全之自由亂流域,其中黏性作用減為微弱而可忽略。此層流底層,係屬於亂流壁流層之內流層(inner region),同屬壁流律(law of wall)之範圍。光滑周界時,此定剪力之內層包括兩部分;一為黏性底層δ',其厚度約為全壁流層厚度之1/1,000至1/100;一為δ'層以外,含有部分亂流層以及與δ'所成之漸變段。引入與距離成線性變化之渦漩黏度,可導得其中平均速度之對數分佈。內層中亂流之非等性(anisotropy)甚強。層流底層δ'邊緣處,從亂流動亂部分之能量微方程式的辨階(order of magnitude)可知,該處是亂流製造、擴散及黏性消能等最激烈的地方,並且與Laufer(1954)管流試驗資料相吻合。高Reynolds數時,光滑平面上完全發展之亂流壁流層中之此黏性底層,亦可經厚度y 向亂流平均運動方程式之辨階分析,證明其存在。
  本名詞之較正確名稱,應該為viscous sublayer之黏性底層,因為僅在固體光滑邊界上之此一亂流邊界層的一底層中,只是流體的黏性作用勝過流速紊變(fluctutions)作用,以致於黏性剪力相對的使亂流剪力認為可以予以忽略而已,而非紊變全然不存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層流底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