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色背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le-Set
作者: 林義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色背景(或譯為角色組合)係指一個特殊社會地位所涉及的其他角色關係,亦即與一個特殊地位為中心有關的一系列相關角色的總和。例如一個家庭主婦不僅要面對翁婆,形成婆媳關係;而且要面對丈夫與子女,形成夫婦關係與母女(子)關係。因此家庭主婦不是一個單一的角色,而是一系列相關的角色,此種複雜的角色關係即所謂角色背景。同理,一位教師必須面對學生、上司與下屬、家長、校長及其他同事,形成師生關係、同事關係,以及教師與家長等複雜的角色關係。此外,教師還必須面對教育行政官員及地方人士成相關團體,構成一組複雜的角色關係網。
  角色背景係社會結構的一項基本特性,換言之,一個社會地位所涉及的通常不是單一的角色,而是複雜的角色關係,亦即一組複雜的角色行為。由此衍生兩種相關的角色問題,即所謂的角色不穩定(Instability in Role-Set)與角色特別化(Role Specialization)。前者可能引發嚴重的角色衝突,後者則使角色行為複雜化並個別化,造成評量角色行為的困擾。有關角色不穩定的現象,墨頓(R.L. Merton)在提出角色背景的概念時,曾詳加分析。依其見解,由於角色背景中涉及各種不同地位的人員,其所有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範等可能均不相同,因而對一個特殊地位者的角色期望便不同,此種不同的角色期望導致當事人的角色衝突。例如教育官員、學生家長、校長甚至不同的學生,所具有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範可能均不相同,因而對教師的角色期望亦不同,此種不同便可能進一步導致教師的角色衝突。此種基於社會結構所衍生的角色背景具有潛在的不穩定與困擾,有形成角色衝突的可能。但是否真正造成不穩定與困擾,則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結果不同。例如角色背景中的其他成員所具有的角色期望強度不同,有人極為關心,有人並不關心,因此即使對該特定地位的角色期望亦不相同,當事人即不至產生困擾或衝突。
  至於角色特別化的現象,則係由於角色背景涉及的角色關係與角色行為複雜繁多,任何個人均無法全部兼顧,因而可能專注於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例如教師可能偏重於教室中的教學行為或學生行為的輔導,而忽略學校的行政事務或社區中的其他角色行為。甚至教室中的教學行為也可能僅重視其中的一部分(如知識的傳授),而忽略其他部分(如協助學生解決個人問題)。因此同為教師,其角色行為可能變化多端且具有個別性。故有關角色行為的評量必須注意此種特性而謹慎從事,以免有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色背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