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會圖書館自動製卡供銷系統(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d Automated Re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簡稱CARDS, L.C.
作者: 陳敏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國會圖書館自動製卡供銷系統(Card Automated Re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簡稱CARDS),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目錄卡片生產系統,為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所推行,係運用自動化機器設備大量複製卡片,提供各圖書館使用。執行至今,其服務對象涵蓋全球各類型圖書館及出版商,售出卡片的收入則全數繳歸國庫。
  該系統之實施起源於190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施行的卡片銷售服務,該年開始以人工作業方式,採集中編目理念,將編製的目錄卡片提供其他圖書館使用,以便節省卡片製作成本。由於訂單不斷增加及生產費用日漸提高,原有作業方式面臨多重困難,致使卡片的供應延誤多時。其間雖經加派人力,延長工作時間、並增購印製設備,仍無法解決問題。至1960年代尚需61人從事訂單排序工作,37人負責核計帳目。為符經濟效益,滿足實際需求,故有必要改採自動化作業。
  第一階段自動製卡供銷系統的實施,始於1968年,為測試時期,採局部機械化運作。第二階段的實施則始於1971年,結合機讀編目(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計畫,採整體機械化運作,而至1972年其作業已達成熟。為配合新的機器設備之運用,卡片訂單改採一致的規格,國會圖書館並與一家專業公司合作發展光學掃瞄器,以作為訂單輸入設備。經分析50萬張訂單,將最常使用的25種打字機字型與手寫體嵌入閱讀設備。使用後發現此種掃瞄器,除不尋常的字型外,幾乎各類字體均可辨識。至今所知,為美國第一個將手寫體掃瞄器應用於例行性生產作業的系統。
  自動化系統自訂單處理至卡片寄出,均由機器來控制,此裝配線式的一貫作業方式,不但節省許多人力,並提高工作效率。作業流程如下:(1)訂單置於光學掃瞄器,以每分鐘1,200件通過,客戶代碼及卡片號等資料即轉換為機讀條碼,自動噴射於訂單背面;(2)由排序器以每秒1,200件速度將訂單依國會圖書館卡片號排序;(3)自機讀編目檔中依卡片號抓取資料,並將未比對到者移入待處理檔;(4)透過影像照相排版設備印製卡片;(5)經一系列特殊機器裁切卡片,將卡片與訂單依客戶代碼排列,以集中同一訂戶的卡片;(6)核算費用,印製發票;(7)訂單、卡片、發票移至特定區域,加裝封套,黏貼收件者標籤。
  由於自動製卡供銷系統的應用,使得國會圖書館的卡片號,廣泛地為圖書館與出版商作為確認圖書資料的依據。同時更多的圖書館紛採國會圖書館的分類表與標題表,對於書目系統的建立與控制,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各圖書館實施自動化作業後,對於卡片的需求量漸減,同時國會圖書館亦自1980年起關閉其目錄卡片,然而此供銷系統仍繼續運作 ,同時與機讀編目磁帶供銷服務(Machine Readable Cataloging Tape Distribution Service)併行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會圖書館自動製卡供銷系統(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