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印信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ìn xì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n xìn
解釋:
  1. 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國璽、職章等類別。
    【例】這件公文還沒蓋上主管的印信,不具任何效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印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n xìn
解釋:
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縣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庫中公費銀十兩,開了疏頭,用了印信,就中給與老成耆民收貯了訖。」《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領了這婦人,拿我這一幅綾子,遇州遇縣,送與他地方官看,求都要用一個印信。」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印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als
作者: 廖幸嫻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品名。蘇美人、巴比倫人以及亞述人的印信(Seals),為現存所知最早的儀式舞蹈文件中,最古老的一種,載有樂譜(notation)及舞姿(gesture)。在有關習俗的記載中顯示,每個人的私人物件包括印信和手杖;印信不僅是私人性質的,也具有社會性與宗教性。它藏有重要人物的職稱,有時也是在位王侯的授信證明,其形狀一般是根據使用的場合,並且必須經過修飾使之適合手指;大部分都是採圓柱形,滾動後會留下一片扁平而似浮雕突起的軟泥或蠟條。製作封印的重要技巧亦發展到利用硬石碎塊;不過官方的封印,有的只是複製已焚毀的泥印或木印原模而已。封印最初的用途業已消失,落入一成不變地記錄神殿之收受物、儀式規章、交易、以及禮贈或交換行為等等的窠臼;大部分博物館所收藏的就是這類半商業性質、具合法形式的印信。舞蹈記錄上載有職務席位(尤其是行禮及敬酒時)及伴隨的動作,其中顯示出相互間的關係。經分析比較,探知行禮可區分祭司對神祇、僕從對君王、統治者對使者或招降敵人等等不同。再細察更可發現儀式的某部分以及最常採用的行進動作。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印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