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水圈 - 教育百科
風 | |
水 | |
圈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eng-Hsui Ring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所謂風水圈廣義而言是為了追求人與自然攜手共進的生態成長而形成的真實區域,因此它必須被視為有生命約有機體,以達到動態均衡之目的。為此,它是部份與整體互動的一個結果,或說它是人、事、地加上時間所形成的動態網路。就概念層次而言,風水圈應是沒有疆界的疆界。 用變形蟲作為理論的名稱有其象徵及實質意義,變形蟲其「變形」的特性象徵「浮動疆界」;變形蟲的內部器官之運作展示了部份及整體互動的過程。 就變形蟲本身的結構來看,它的偽足除了捕食外,並藉收縮原生質來運動,象徵著風水圈敏感而動態的觸角,隨時界定「進可攻,退可守」的最適當的功能疆界。變形蟲的食泡用來吸食,象徵著風水圈內仍要求生態化的成長。它的伸縮泡用來排除水分,象徵著風水圈的生態彈性,藉以自動調整內部均衡。它的細胞核象徵著風水圈內動植物的群落以及人的社區,作為生態及環境規劃及管理的最基本單位。 當論及「沒有疆界的疆界」的概念時,首先嘗試瞭解""有。及""沒有""疆界的特性,藉進而整合二者的優點,以作為疆界生態化的依據。二元化的分法常常忽略二者間可能的交集,這些交集很可能整合或內化了二者的優點,因此提出「沒有疆界的疆界」原則時,即試圖強調上述「雙向交集」的特性,例如「動中有靜」,「分散集中」或「競爭合作」等概念,這些看似互相對立的名詞所組合而成的概念,其實正是自然界甚至人類社會運轉的法則。 自然科學中的「相際變化」亦可用來整合於變形蟲理論中,相際變化探討核心形成到對流、新相成長及衰敗的過程中,很類似放空間的形成到空間摩擦,不相容空間及偏離空間等衰敗現象的產生,此種生命週期的共通現象,說明了不管是核心、社會、空間等都需要變形或轉型來適應未來的發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風水圈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