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dels of information seeking
作者: 吳美美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訊尋求是指一個人意識到個人的知識有所不足時,所進行的獲取資訊行動。資訊尋求模式用以描述或解釋資訊尋求行動或影響因素,有可能是使用流程圖或圖表,用以說明或預測事件的結果。在資訊行為理論中,資訊尋求模式是最多研究者探討的議題,例如:Wilson、Krieklas、Bystrom和Jarvelin、Savolaienen、Leckie、Pettigrew、Sylvain、Johnson、Marchionini和White等。Wilson提出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需求情境,其核心是個人的身心、情感和認知狀況、該狀況會受到社會和工作角色的影響,而社會和工作角色則受到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而個人、工作和社會角色,以及大環境也是資訊尋求的障礙。Wilson另一個模式說明資訊尋求包括和其他人的資訊交換、使用資訊系統、使用其他資訊資源,資訊尋求之後,便是資訊使用,使用成功就達到資訊移轉,不成功就重新進入資訊需求的循環。Krieklas的資訊尋求模式則將需求分為立即需求和延緩需求,延緩需求主要是應用資訊收集(information gathering)策略,立即需求則是資訊給予(information giving),立即需求的偏好資訊來源分為內部和外部,外部資源包括:人際聯繫和文獻,內部資源包括:直接觀察、記憶和個人檔案。這兩個模式都和Taylor實徵研究結果提出來的模式概念接近。Bystrom和Jarvelin的模式認為情境、任務範疇和能動者的教育、經驗和期望會影響資訊需求的範疇,進而影響資訊管道和資源的選擇,以及最後的評鑑。Savolaienen提出日常生活的資訊尋求模式,認為人的日常生活方式(way of life)主要是在維持事物的次序(order of things),包括:工作和休閒的時間分配、消費模式、業餘嗜好等,受到價值觀、物質條件、社會網絡、文化和認知條件、以及當下的生活情況等,而維持生活次序的活動則分為主要的營生模式和問題解決行為。Leckie、Pettigrew和Sylvain提出資訊需求受到工作角色和任務的影響。Johnson的模式認為資訊尋求行為受到資訊特徵和資訊使用的影響,而資訊使用受到人口變項、個人經驗、信念和重要性的影響。Wilson第二個資訊尋求模式增加了解釋尋求行為的因素。Kuhlthau著名的資訊搜尋過程(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簡稱ISP)也是廣義的資訊尋求模式的一種,認為資訊搜尋有六個階段,開始、選擇、探索、形成、收集、呈現,在六個階段中,分別有不同的行動、認知和情感的變化。另外Marchionini和White認為資訊尋求的過程包括:體認到有資訊需求、接受找資料所需的挑戰、形成問題、對資訊系統表達資訊需求、檢驗檢索結果、再次檢驗問題和表達的方式,最後是使用資訊。Godbold, N. (2006). Beyond information seeking: Towards a general model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Research, 11(4), 269. Retrieved June 4, 2012,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1-4/paper269.html.Wilson, T. D. (1999).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70.
參考資料:
Godbold, N. (2006). Beyond information seeking: Towards a general model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Information Research, 11(4), 269. Retrieved June 4, 2012,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1-4/paper269.html.Wilson, T. D. (1999).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r research.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55(3), 249-27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