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闊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ㄨㄢㄍㄨㄤˇㄍㄨㄤˇㄉㄚˋㄩˇㄓㄞˇ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ㄌㄧㄠˊㄎㄨㄛˋ」、「ㄎㄞㄎㄨㄛˋ」、「ㄎㄨㄢㄎㄨㄛˋ」。
  2. ㄈㄨˋㄧㄡˇ˙ㄉㄜㄏㄠˊㄕㄜ˙ㄉㄜㄖㄨˊ:「ㄎㄨㄛˋㄔㄨㄛˋ」、「ㄎㄨㄛˋㄑㄧˋ」、「ㄎㄨㄛˋㄌ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ò
解釋:
  1. 寬廣、廣大。
    【例】寬闊、遼闊、壯闊
  2. 富有的、奢豪的。
    【例】闊佬、闊氣、闊少
  3. 胸襟開朗的。
    【例】闊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ò
解釋:
[形]
1.廣、大。如:「寬闊」、「遼闊」。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地闊天長,不知歸路。」
2.胸襟寬大、才思廣博。《後漢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
3.不切實際。如:「迂闊」。唐.盧仝〈冬行〉三首之三:「此言雖太闊,且是臣心腸。」
4.富有、豪侈、榮顯。如:「闊佬」、「闊綽」、「闊氣」。
5.稀少。如:「疏闊」。《漢書.卷二九.溝洫志》:「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唐.顏師古.注:「闊,稀也。」
[名]
1.寬度。《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大小有差,闊狹有常。」
2.奢豪的行為。如:「擺闊」、「裝闊」。
[動]
1.寬緩。《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假貸犁牛種食,闊其租賦。」
2.離別。如:「闊別」。《紅樓夢》第一一四回:「至親久闊,爺們都不認得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寬大、寬鬆、寬廣。
同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廣、大。如:「寬闊」、「遼闊」。《說文解字.門部》:「闊,疏也。」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地闊天長,不知歸路。」《儒林外史》第二回:「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闊衣,執著鞭子,口裡唱著歌曲,在鄉村鎮上,以及湖邊,到處頑耍。」

2. 寬度。《史記.卷二七.天官書》:「大小有差,闊狹有常。」《宋史.卷一○四.禮志七》:「社首壇,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闊十六步。」

3. 胸襟寬大、才思廣博。《後漢書.卷二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馬武》:「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

4. 不切實際。如:「迂闊」。唐.盧仝〈冬行〉詩三首之三:「此言雖太闊,且是臣心腸。」

5. 稀少。如:「疏闊」。《漢書.卷二九.溝洫志》:「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唐.顏師古.注:「闊,稀也。」

6. 疏略。《朱子語類.卷一○四.自論為學工夫》:「某舊時讀書,專要揀好處看,到平平泛泛處,多闊略。」

7. 奢豪行為。如:「擺闊」、「裝闊」。《文明小史》第五五回:「再說秦鳳梧本來是個大冤桶,化錢擺闊,什麼人都不如他。」

8. 寬緩。《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假貸犁牛種食,闊其租賦。」

9. 離別。如:「闊別」。《紅樓夢》第一一四回:「至親久闊,爺們都不認得了。」

10. 富有、豪侈、榮顯。如:「闊佬」、「闊綽」、「闊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六回:「他那種闊老,知道我動了身,自然去請別人。」

注音: ㄎㄨㄛ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