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蛇錨參 - 教育百科
灰 | |
蛇 | |
錨 | |
參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灰蛇錨參Opheodesoma grisea屬於錨參科Synaptidae,呈細長的蛇狀,體長可達2公尺。體色多為灰綠色,有深綠色斑塊及條紋。身體四周無管足,但體壁具有因大型骨針所產生的黏滯性。口部周圍具有15隻羽狀觸手,體壁薄。以吞食岩石上的有機碎屑為食,因身體細長又無管足可供吸附,所以大多生活在珊瑚礁區的潮間帶,水流平緩的大型潮池中。本種為夜行性海參,白天躲在岩石下,晚上才出來覓食。 分布於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孟加拉灣、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菲律賓和夏威夷。在台灣則常見於墾丁及小琉球的珊瑚礁海域。 |
|
知識 1: 骨針狀(Spicules or Ossicles)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灰蛇錨參 | |
中文門名: | 棘皮動物門 |
中文屬名: | 蛇錨參屬 |
紀錄類別: |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錨參科 |
棲所環境: | 礁石區 |
拉丁種小名: | grisea |
拉丁屬名: | Opheodesoma |
中文綱名: | 海參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科名: | Synaptidae |
拉丁門名: | Echinodermata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棘皮動物類 |
分布深度: | 0~1m 潮間帶及潮池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世界地理分布: | 紅海 |
台灣分布地點: | 南部 |
中文目名: | 無足目 |
拉丁目名: | Apodida |
拉丁綱名: | Holothuroide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灰蛇錨參 |
英文名: | Opheodesoma grisea |
描述: 俗稱海繩、海索、海褲帶、海皮帶,英名Conspicuous sea cucumber, Serpentent Synaptyd。身體呈蛇形,體長大都在50至150公分間,直徑約3公分。舒展時體表平滑,形狀象蛇。收縮時,體壁常有許多成行的泡狀突起,並沿著身體的5個步帶排列。體表呈灰綠色、灰藍色至灰黑色,有些個體具有4條灰色、黑褐色、棕色至橘黃色縱帶,有時具有一些黑色的斑塊和條紋。體璧薄,無管足,但具有錨狀骨針所形成的黏滯性,常驚嚇到初次捕捉牠的人。口端位,具觸手15至17隻,各有30至40對側指,呈羽狀,各指間基部無膜相連,各觸手基部口面有一對眼點。石灰環厚而發達,呈白色,其向前的突出部常超過環本身的長度。波里氏囊和石管的數量都很多。體壁內的錨形骨片錨長約300μm,寬約240μm,錨柄分枝,錨頂中央或兩側有小疣。錨板長約230μm,寬約190μm,具有7個帶鋸齒的大孔;錨板後端急速收縮,有6至7個小孔。微小顆粒體呈花紋樣,遍布全身和觸手內。口盤膜內有少數桿狀體。 |
|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紅海、阿拉伯東南部、錫蘭、印度東部、孟加拉灣、印尼、菲律賓、臺灣、澳洲北部、南太平洋群島、夏威夷,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島等地區,臺灣地區在恆春半島和小琉球均有記錄,以前比較常見,近年來族群的數量減少,僅偶爾可見。 |
|
作者: | 陳育賢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